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7-03-06 11:07:03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彤
“西城的蘿卜,旺疃的瓜,西城匯的泥瓦碴”,在城陽當地,一直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西城匯社區位于城陽區城陽街道,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盛產獨特的麥飯石黑黏土,成就了西城匯幾百年來盛產黑陶制品的地位。陽春三月,天氣逐漸變暖,黑陶手藝人又開始了一年的勞作。近日,記者走進黑陶技藝傳承人劉澤良家中,了解黑陶制作流程,傾聽他與黑陶的故事。
劉澤良將祖輩傳下來的制陶手藝堅守了50多年。
世代傳承,堅守一生
提起西城匯社區的劉澤良,“四村八灘”的人大都聽說過。由于家中有人一直從事著運輸出售陶瓷工作,又住在制陶地,所以幾代都從事制陶工藝的劉澤良根據需求還經常做些陶品。已經70多歲的劉澤良在他22歲時就開始制陶,至今已堅持了50多年。據他回憶,他的祖父和父親等都以制陶技藝為生,到他這一代由于他在弟兄七人中領悟最快,且心靈手巧,父親便將制陶技藝傳授給了他,其他弟兄為他打下手拾掇貨。因為喜歡制陶,劉澤良一直沒有放棄這門祖傳手藝,以制陶陶冶情懷。
說起技藝來,劉澤良制作家具做過木工,建造房屋做過泥瓦匠,開過瓦廠,可最拿手的還是陶藝制作,曾經能做幾十種陶品,且制作過程中所用泥料最少,陶品最薄,成品最輕,被戲稱“陶三最”。劉澤良稱,西城匯社區的黑黏土純凈,制陶好,曾經周邊村子幾乎家家戶戶都用西城匯的陶制品,比如水盆、臉盆、飯罩、面罐、花盆等,而現在隨著鐵質、不銹鋼、塑料等器具的出現,黑陶制品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用心出模,千度成陶
選泥,曬干,泡水,經過機器擠壓成形,再用手搓揉成條,然后就開始做陶制品了,一件成品下來需要經過20多道程序。制陶沒有模子,而是用心出模子,心中想做成什么樣式,劉澤良就能做出來。做出來的陶品需要放屋里陰干一個月,然后進行燒制。
千度成陶說的是將火燒到一千攝氏度才能燒出陶來,而最后的燒制卻是特別關鍵的技術,火候大了,容易把陶燒破;火候小了,將陶品放水里容易泡碎。劉澤良憑借多年的經驗,燒出的陶品美觀、結實,敲打起來聲音清脆。劉澤良告訴記者,以前他一天能做100多個飯罩,現在上了年紀,就把制陶當成一種樂趣,一種鍛煉。
改進創新,市民喜愛
“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適合制陶,天冷時做出來的陶容易裂,一般過了農歷二月二后天氣逐漸變暖,便開始制陶。”劉澤良說,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他獨創了多種制陶工具,經過不斷研制,將原本厚、大、笨重,外觀粗糙的陶器,改變成大小適中、色澤光亮、清脆響亮的陶藝品。拿最受歡迎的飯罩來說,記者看到劉澤良做的飯罩大小適中,刻有花紋,顯得十分精致,而且用它熱饅頭不濕皮。
根據史料記載,西城匯社區黑陶生產始于明代,迄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2009年1月20日被列入城陽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3月28日被列入青島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黑陶制品也越來越受市民歡迎。劉澤良告訴記者,不少老人打聽到他家的住處,專程來買飯罩,只要大家有需要,他就會盡力去做,讓更多人知道黑陶,了解黑陶文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