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8-15 17:59:08
“大娘成了娘”
當小弟到了要成家的年齡時,廖邦艷又開始東奔西走為小弟張羅媳婦。媒人給找對象,女方提什么條件都是先跟她這個當嫂嫂的商量,她咬咬牙瞞著公婆把女方要的全部彩禮都應下來,借錢給小弟娶了媳婦。盼著兄弟們都成了家,這個“嫂娘”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晒诺纳眢w卻大不如從前。公公當兵的時候,部隊條件差,讓這個解放戰爭時期的老軍人落下了嚴重的關節炎和痛風的毛病,婆婆手腳也開始不利索,大嫂風濕病厲害的時候還是起不了床。就在這個時候,老天又把一副擔子壓在廖邦艷的身上:小弟媳因為不堪家庭重負拋下一周歲的兒子回了娘家……
邦艷一趟趟往弟媳家跑,誠心感動了弟媳的爹娘卻挽留不住弟媳要離開的心。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廖邦艷也沒有籌集到弟媳家提出的拿出10萬元就回家的那筆錢,從此這個一周歲的小兒就成了廖邦艷的又一個孩子。
小叔子離婚后去了外地,一走就是一兩年沒有音信,小侄子的母親更是沒有回來看過孩子一眼。當廖邦艷抱起這個可憐的孩子時淚流滿面,母性的心瞬間被融化,這一抱視為己出就是十幾年。這十幾年孩子不叫她大娘,管她叫娘。有時候廖邦艷地里有活回來的晚,孩子放學后不去奶奶家就坐在大門口等大娘,孩子離不開大娘,也牽掛這個娘一樣的大娘。孩子用一張張獎狀回報這個比娘還親的大娘,比侄子大六歲的親生兒子常常因為娘對這個弟弟的偏袒,委屈嫉妒地跑到西屋趴床上嗚嗚的哭上半天。
孩子和廖邦艷生活到2014年,直到廖邦艷的丈夫遭遇橫禍,廖邦艷連續兩年不間斷的吃住在醫院照顧丈夫,這個被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孩子才被父親和繼母接走。
“你可回來了”
2008年,公公婆婆相繼檢查出癌癥,兩個患絕癥的老人讓這個家一下子跌入低谷,廖邦艷依然挺直腰板支撐著這個家,和老人一塊住,為婆婆翻身、擦背擦澡,每當家中燉雞肉、魚肉時,她總是等公婆吃完后,才自己拿饅頭泡湯吃點,還打趣的說“湯比肉更有營養”。廖邦艷學會了按摩,買了熱敷鹽,堅持給老人按摩、做熱敷。漸漸的老人的病有了起色,在老人病情緩解的時候,廖邦艷家中有事回了趟娘家,因為離家遠來回有半個月的時間。等她從娘家回來踏進婆婆門口的一瞬間,這位年邁的老人一下子抱住廖邦艷失聲哭起來,婆婆哭她也哭,廖邦艷給我們講述這段往事的時候還忍不住失聲。她說婆婆去世這么多年了,她還不能忘記婆婆抱著她說出那句“你可回來了”后失聲痛哭的情景。
從此她寸步不離老人,和老人同吃同住,老人備受病魔折磨的時候,就信賴她一個人,身邊好幾個兒子女兒伺候,誰叫都不睜眼,廖邦艷只輕輕叫一聲“娘”,婆婆就會張開渾濁的眼看著兒媳。如今婆婆去世四五年了,每次去地里干活看著婆婆墳地的方向她都會忍不住淚流滿面。想到和婆婆相伴的日子,想到麥收時節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吃體弱的婆婆為自己做的熱氣騰騰的馬齒莧菜餅,想到婆婆做菜餅的時候被汗濕的背心,這一點一滴的回憶都讓善良的邦艷難過,她對我們說每次下地看到野生的馬齒莧都會想到婆婆,她轉向丈夫哭著說,再也吃不到咱娘烙的菜餅了,再也不能為咱娘揉背了。 話里話外,她想到的都是婆婆的好,婆婆拉扯幾個孩子的不易,和婆婆被病痛折磨時的痛苦和自己的無奈。
歲月不會因誰的幸福或者誰的不幸而停下腳步,婆婆公公相繼離開人世,兒子也到了當兵的年齡,多年被評為“好兒媳”的廖邦艷,成了一位真正的“兵媽媽”。
“家中有我,在部隊要安心”
那是2013年,廖邦艷的兒子李曉峰到了應征入伍的年齡,曉峰在參軍和學技術之間猶豫不決,廖邦艷就對兒子說“我們家爺爺、爸爸、叔叔都是在部隊大熔爐中經過歷練的人,他們是由責任和擔當的人,我覺得這是我們家在整個村子最光榮的事情,我也希望你能懷揣夢想,踏上從軍征程,我也希望你以后成家立業了,讓這種優秀傳統繼續傳承下去。”兒子看到了母親的堅定和期望,讓廖邦艷帶他去征兵處報了名。曉峰參軍走時,廖邦艷鼓勵兒子:“家中一切有我,放心去部隊吧,聽首長的話,當一個優秀的兵,為咱家爭光。”兒子走了,丈夫也外出打工,家務、農活都落在了邦艷的瘦弱的雙肩,她起早貪黑,操持家務,種麥種田。漸漸的,人變得憔悴了。有一次竟胃痛地暈倒在地頭,經醫院檢查是嚴重的萎縮性胃炎。但她仍然硬撐著,身體不舒服都盡量不讓家人知道,更不讓兒子李曉峰知道。每次給兒子通電話,總是報平安,說家中一切都好,叮嚀兒子在部隊要勤奮學習,刻苦訓練,安心服役。
這位優秀的兵媽媽以實際行動支持著兒子安心服役,獻身國防,教育兒子既然穿上軍裝就要為部隊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廖邦艷的付出換來兒子的優秀回報,兒子在新兵連的時候就得到嘉獎。第一年就被評為優秀士兵,很快便得到領導認可,當上了班長。所在的連隊也被評為優秀連隊。在部隊,兒子不忘母親教誨,團結戰士,積極參加部隊組織的活動。他熱愛文藝,是部隊文藝隊的骨干,每逢節日組織晚會、領導帶領下連隊慰問演出都離不開他的參與。他還根據自己的特長報了部隊的“氣象班” “空調班”。領導賞識,戰友支持,被評為“優秀士兵”的李曉峰在部隊的培養下飛快地成長起來,由于成績突出,連續被評為先進個人,多次獲得嘉獎。
也許在給好人平安幸福的生活之前,要讓人經受太多的磨難,正當一切都步入正規的時候,上帝又一次把一副重擔壓在她的肩上。
“我不能倒下,要不這個家就垮了”
2014年4月份,當電工的李志剛接到了高壓線檢修的任務,兩人一組進行檢修。李志剛負責上電線桿操作,不慎觸電,生命垂危!同事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救治。經過多次手術,李志剛的右前臂和右腿全部截肢,光耳朵做過五次手術,仍不能康復,現在他的左手還在康復,住院期間總共花費270多萬。李志剛進醫院救治時,大家都勸廖邦艷告訴兒子,但是廖邦艷想,若是曉峰知道爸爸病危,肯定會影響他在部隊的學習和訓練,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無數次的心靈叩問,為了不讓兒子分心,強忍巨大悲痛決定不告知曉峰父親手術的消息。
廖邦艷的眼里雖盈滿了淚水,卻依然堅強。治療到第70天的時候,醫生對廖邦艷說,李志剛的情況不容樂觀,稍有感染就可能危及生命,希望,家人可以多陪陪他,給他力量。命懸一線的丈夫喃喃的說著“想孩子,想孩子”。如果老公挺不過這一劫,爺倆見不著面將成為廖邦艷心中最大的遺憾,萬不得已,她給兒子的部隊打了電話。怕兒子擔心,她對李志剛的事情輕描淡寫,讓兒子回家過年。李曉峰向部隊請了七天假,從湖南趕回老家,看到病床上的父親,崩潰大哭。廖邦艷滿含熱淚卻勸兒子:“沒事的,你爸爸會越來越好,我們家也會越來越好,你回來是給爸爸力量的,要樂觀堅強,假期到期了就回部隊,家里有你媽呢,放心吧。”過完年,廖邦艷就把兒子“趕”回了部隊。
坐在輪椅上的李志剛對我們說,剛出事的時候想跳樓,是妻子緊緊抱住他,讓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氣。醫院燒傷科病房里住的都是他這樣的重度燒傷患者,很多人的媳婦來過一次后就再也不見第二次,有的直接提出了離婚。他自言自語般顧自的說著,有幾個像他這樣的,能有個美麗賢良的妻子對他不離不棄呀。
“無論日子再難再苦,什么都不用你做,你能坐在這兒看著我們一家人往前過,那就是幸福的。”看到丈夫流淚,廖邦艷細心地疊好一張紙巾輕輕遞到只有一只手、一個拇指能動的丈夫手里,柔聲說道,一個人有了難處,過路的都會拉一把扶一把,何況我們是30年的患難夫妻……
“丈夫出事故期間真是個致命的打擊呀,那個時候要死的心都有了。”廖邦艷眼里含著淚,卻露出深深的兩個酒窩笑著對我們說,“可是我不能倒下呀,我倒下這家就真的塌了。”那個哭著笑的表情讓我們每個傾聽者都不禁淚流滿面,她輕輕地說著,像是說著別人的故事,她身上散發出來的能量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傾聽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