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7-01-09 16:27:01
集市上修鞋的老手藝人
剃頭匠現在只有在農村大集上才能見到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日照鄉村臘月集紅火又熱鬧。殊不知,繁華背后也有慘淡經營,修鞋、剃頭、柳編等民間手藝日薄西山,年集也成為他們最后的棲息地。
陳疃大集的歷史長達百年,進了臘月這里的年味兒便撲面而來,誘人爽口的糖葫蘆、熱火朝天的叫賣、滿眼喜慶的紅燈籠,無不提醒著人們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散落在集市一隅的民間手藝人也借著年節的喜氣,早早出攤、開門迎客。每年只有這個時候,他們的生意才不那么冷清。
五六個剃頭匠在集市最邊角組成了理發市場,簡陋又簡單,遠比不上城里發廊那般奢華。在這里,5塊錢就能剃一次頭,雖然實惠但不時尚,不被年輕人看好,也逐漸被市場淘汰。
“這就是快過年了才有這幾個人,平常那是冷冷清清,一天也剪不了幾個頭。”盛師傅手里的剪刀仍在翻飛,臉上露出的笑容帶著幾分無奈。盛師傅是陳疃大集上的“第一把剪子”,說起來他可做了36年的剃頭匠,好口碑傳遍十里八鄉。可他的客戶大多都上了年紀,以六七十歲的老農民為主,而且越來越少。
盛師傅手藝一流、為人親和,服務都在談笑間完成。他說手藝是從老祖那里學來的,可現在的孩子都嫌這行又苦又累,不掙錢還沒面子,不肯跟著學。“我這幾副刷子、幾把剪子跟了我一輩子,現在想送還沒人接,以后指不定扔到哪。”盛師傅沉默了,抬手間幾縷灰發落地。
年集的另一個角落,三名修鞋匠一字排開,各式各樣的工具就地攤開。生意不多,他們不緊不慢地干著手上的活計,偶爾扭過頭來和同伴開幾句玩笑。三位師傅已年過花甲,頭頂戴的帽子遮不住斑白的頭發。
“城里攤位費一年好幾萬,要命也掙不出來,現在也就趕個集,哪還有別的出路?”在他們眼里,記者手上的相機是個新奇玩意,他們不愿被鏡頭對著,總是笑著躲開了。對于他們的職業和手藝,他們不愿多說,只是搖搖頭說“不中用了”。
穿梭在人群中的還有一名老者,他身上背著六七把胡琴,自顧自地邊走邊拉,聽不出什么曲調,也品不出其中悲歡。他不會主動兜售,有人湊到臉前,就停下介紹兩句、話語不多。沒人理睬,他就繼續走,漸漸地胡琴的聲音被叫賣聲淹沒,再找不到他的背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