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2-09 07:26:02
2月8日上午,膠州市膠西鎮一個小廣場上,十幾名民間秧歌藝人吹拉彈唱著自導自演的小節目,這些演員里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只有11歲,而他們竟然都是一家人,演出結束之后,劇團的負責人王恩芹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家四代人的百年秧歌故事。
76歲老漢扭秧歌,一扭就是60年
今年45歲的王恩芹出生在膠西鎮城獻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王恩芹的爺爺當時就是村里遠近聞名的戲迷,并且無論十里八鄉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會請他的爺爺去唱上幾句,在村里也組織了一個小小的業余劇團,受到爺爺的影響,王恩芹的父親王國友也從小就對膠州秧歌非常癡迷。
“16歲開始,父親就正式開始學習唱戲、舞獅、踩高蹺等傳統民族戲曲舞蹈,當時就跟著村里面的莊戶劇團一起到處演出。”王恩芹說,父親王國友今年76歲了,整整表演了60年,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成立了自己的劇團,至今王國友仍然奔波在演出一線。
家庭傳承,自掏腰包組織劇團
王國友只有王恩芹一個女兒,王恩芹出嫁后,原本以為這門傳統手藝將要失傳,沒想到女婿受妻子和岳父的影響也喜歡上了舞獅。兩名外孫更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了這些。 2001年,王恩芹從你去年過半百的父親手中接過了經營秧歌隊的重任。
說起擔任團長這段期間的故事,王恩芹百感交集。有一次去膠南李家溝村演出,那天下午剛在村里演完一場,晚上他們就背著自己的包袱步行了一晚上到達膠南。到達膠南李家溝的時候天剛蒙蒙亮,正好可以趕上白天的一場演出,而像這樣為了趕場演員們不吃飯不睡覺的事情數不勝數。而這樣奔波一天,團員們一個人也只能拿到3塊錢左右的收入。團隊要經營壯大,離不開錢,王恩芹先后從并不寬裕的家中拿出10多萬元用于購置服裝道具,卻從來不肯向團員張嘴要一分錢。
四代人百年秧歌情
受到祖輩的影響,王恩芹和丈夫趙彬的兩個孩子從小也喜歡上了秧歌,大兒子趙計宇從8歲開始就學習各種把式,現在正在讀大學,但只要放假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跟著劇團外出演出。小兒子趙碩比哥哥學習的年齡還要小,從6歲起,他就學會了趕驢、打鼓,雖然年紀不大,也算是隊里面的“老”演員了。現在這一家六口人,一有時間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演上幾段,扭扭秧歌、踩踩高蹺,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要是加上我爺爺這輩兒,我們扭秧歌也上百年了。”王恩芹說,他們這一家人,每年外出演出300余場,凡是喜慶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用自己對秧歌這門傳統藝術的愛,感染了身邊一代又一代人,也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感受到了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