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7-02-13 07:51:02
正月十六去童真宮“趕廟會”是惜福鎮當地的習俗
青島新聞網2月12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王洪波)2月12日是農歷正月十六,這一天也是城陽區惜福鎮童真宮廟會的日子。作為惜福鎮重要文化景點的童真宮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一些多年不見的老手藝也出現在廟會上。
彩色的泥老虎、手工編制的竹籃、插在草桿上的糖球、火爐子爆米花、草編的小動物……一大早,宮家村和傅家埠周邊的道路就車水馬龍,繁忙起來。童真宮門前,人流如織,各種傳統的手工藝和小吃,讓人目不暇接,炒糖栗的、賣爆米花的、賣香火的,一片熱鬧的場景。
當地的手工草編
麒麟、蛇、孔雀、鱷魚……一處銷售草編制品的攤位前,圍滿了很多小朋友。攤主李先生是當地人,以前在家種地,因為喜歡草編,5年前到濟南學編織,現在擺攤一天能賺一二百元。“以前用天然草做材料,現在都改用塑料制品。”李先生邊說邊忙著,短短幾分鐘,已編成一只孔雀。
周邊百姓來童真宮祭奠
記者看到,童真宮內,童恢墓和童公祠前晉獻香火的人們絡繹不絕。
文化惠民超市
文化超市惠民演出吸引了很多的觀眾,傳統的戲曲表演,引來陣陣叫好聲。
童真宮內的不其文化陳列館
“自從童公當上不其縣令,當地居民不僅能吃飽飯,連犯罪的也沒有了。”童真宮講解員、70多歲的傅民升說,東漢時,當地隸屬瑯玡郡不其縣,當時的縣令是童恢。由于政績顯著,后來童恢調升安徽。他去世后,當地人找來他的衣物,自發為他修建了衣冠冢。人們前來燒香祈福、紀念童公,一些民間藝人也在附近擺攤,逐漸形成廟會,距今1800多年。
熱鬧的童真宮廟會
“以前的廟會一年兩次,每次連辦三天。”傅民升說,一次是農歷正月十五至正月十七,一次是農歷九月二十二前后三天,因為九月二十二是童公的生日。后來童真宮損壞嚴重,廟會也漸漸沒落。2009年,童真宮重修,如今這里已成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點。2012年廟會恢復,并確定為正月十六這一天。
童真宮位于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傅家埠附近
相關鏈接:童真宮
童真宮,初名童公祠,位于傅家埠社區東南1公里處,宮家村社區西面,東漢末年始建,是青島市最古老的縣令祠觀。內祠東漢不其縣令童恢。童恢是東漢時期瑯琊姑幕(今山東諸城)人。東漢靈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出任不其縣令,任職期間,他勤于政事,體恤民情,為民造福,成為不其縣歷史上最有功德的縣令。童恢死后,當地百姓將其衣冠葬于此,并立祠祭祀。元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全真道華山派道士進駐,將其改為道觀,遂更名為童真宮。1982年,童真宮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群眾觀看文藝演出
童真宮廟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