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3-13 10:34:03
九州洼月季園(效果圖)
2017年是聊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最關鍵的一年,將持續推進創森建設工作。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抓好九州洼月季園和一批街心公園建設改造,新增綠化面積164公頃。
根據剛出爐的《山東省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秉承“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宗旨,圍繞聊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總體目標,中心城區城市森林建設空間布局確定為“一心、一環、兩帶、多園”的規劃要求,將建設包括九州洼濕地公園在內的15個公園綠地。
九州洼濕地公園占地面積約2200畝,今年計劃投資8.5億元,計劃于3月底正式啟動施工。公園突出月季主題,按照生態自然的原則,通過與城市生態休閑與觀賞旅游功能相結合,科學規劃,積極做好水的文章。
聊城九州洼位于聊城城市規劃區東南部,該處傳說為聊城原舊州城遺址所在地,區域內基本沒有民房,附近也沒有任何污染源,雨季該處有大面積積水,在中央形成20公頃的天然澇洼濕地,時常有珍異鳥類停駐。
聊城規劃建設九州洼可以為城市增添一塊“綠肺”,為聊城市民提供一個自然、文明、高尚、和諧的場所。
聊城曾三遷城址 九州洼是其中一處
記者從文物局獲悉,雖然未經考古論證,但是通過地方史志及相關文獻資料,基本對聊城古城遷徙有了統一認識——現在的古城在文史上被稱為“今城”,曾經的“今城”先后經歷了三次變遷才到了現在的古城位置,也就是說,除了現存的古城區外,還有三處聊城古城遺址。
人們常說的聊城古城,其實是聊城有文獻可考的第四處古城城址。
根據市文廣新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聊城始建于春秋中期,最早見于文獻記載是公元前522年,自此時起至北魏孝昌二年(526)止,在此地存在了1048年,地點在今聊城城區西北約7.5公里之聊古廟,也就是閆寺街道辦事處申李莊東。遺址呈方形高臺地,暴露面積約3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遺址表面散布著大量陶片。
據考證,此處應為春秋時期的聊城城址,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聊城一遷王城,自北魏孝昌二年(526)由故聊城移此,至五代時期后晉開運三年(946)止,在此共存在了420年,其位置大約在今聊城城區東北7.5公里處之北楊集東南約2至3公里處。
聊城二遷巢陵,在此存在時間較短,自后晉開運三年至北宋淳北三年(992)只有46年,其位置在今聊城東南約7.5公里的舊州城,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九州洼”,傳說巢父墓在此,故曰巢陵。
史料記載,大禹時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國(今安徽巢縣一帶),歷經夏、商、周三代,世代皆為諸侯。春秋時期,楚國滅了巢國,巢國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國名命姓,稱為巢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