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3-24 09:48:03
根據聊城市教育局日前對外發布的聊城市2017年教育工作要點,今年聊城教育以完成重點項目工程為抓手,堅持依法治教,深化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今年計劃建設138所公辦幼兒園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按照聊城市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2017年計劃建設公辦幼兒園138所,其中包含省定貧困村32所(含29所市扶貧攻堅計劃任務)。構建起以實驗幼兒園為龍頭、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干、農村學區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體系。
嚴格幼兒園管理,督促指導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學前教育機構登記注冊管理,落實學前教育機構統一標識制度,做好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市級示范性幼兒園和市級一類幼兒園認定評估工作,推動幼兒園內涵發展。
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繼續開展骨干教師培養工作,通過與先進地市聯誼互助、名師引領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保教能力。
創新培訓方式,通過培訓、考核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提升園長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
開展幼兒園環境創設評比活動和幼兒教師基本功比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全市建48所學校,新建學校32所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2017年,聊城完成投資17.39億元,建設用地2409.37畝,建設學校48所。其中,新建學校32所,改擴建學校16所。
這48所學校,建設校舍面積51.96萬平方米,新增班級1432個,新增學位67665個,新增教職工1051人。
今年繼續大力推進名校辦分校工作。全市177所城區中小學(28所高中、45所初中、104所小學)每所至少帶辦一所分校;全市135所鄉鎮中心小學每所至少托管一所薄弱學校。用3—5年的時間,把全市農村薄弱學校全部帶動、提高一遍。
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縣(市、區)創建。力爭冠縣、陽谷縣、東昌府區、莘縣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縣國家驗收。
加快推進“全面改薄”工作進度。完成9.2萬平方米校舍建設任務,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武漢天喻公司、西安恒謙公司共同合作,建設市級教育管理與資源平臺。與全國微課聯盟合作,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
以莘縣、冠縣為試點,建設以縣域范圍城鎮名校帶鄉鎮、農村小學教學點的同步課堂。城區、鄉鎮、農村同上一節課,使一位名師起到兩位、三位名師的效果,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社會評價機構電話調查有償補課深化課程教學和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推進課程改革,堅持因材施教,規范辦學行為;豐富校園藝體活動,讓每名學生在小學、初中期間至少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
繼續推進優質高中招生計劃按比例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的辦法,各高中招生時實行一次性錄取。
加強“校本課程”建設,推進學校特色辦學;加快高中分層次、走班制教學的實施研究,探索適應高考改革的教學方式方法;加快教科研隊伍建設,積極推進網絡教研。
加快教育精準化評價體系建設。初步建立區域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和學生、家長評價學校及群眾滿意度調查制度,為中小學校改進教育教學行為、提升辦學質量提供科學指導,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合作,以抽樣的方法對縣域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和藝術學習質量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監測。
與社會第三方評價機構合作,對縣域內學校節假日放假、考試安排、作業量、有償補課、到校時間、教輔材料等進行電話調查。
根據各學段的教育任務和發展特色,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別、各學段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標準。
通過以上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評價體系。引導優質校長向農村學校流動深化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指導督促縣(市、區)全面完成中小學校長首次職級評定工作。
會同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研制科學合理、規定明確、操作性強的中小學校長職級薪酬核定辦法,督查校長職級薪酬發放落實。
出臺完善校長交流輪崗辦法,推進校長優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重點引導優質校長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
建立全市統一的校長后備人才庫,嚴格選拔標準,規范認定程序,實行動態管理,抓好校長后備人才培養,為我市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儲備優秀人才。
實施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開展骨干教師培訓。開展1000名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發揮市級培訓的引領作用,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
開展教育志愿者服務團送教下鄉活動。組織500名教育志愿者通過送教下鄉的方式,對農村校長和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