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5-10 07:32:05
9日,濟南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2017年年底前,濟南將全面實行河長制。事實上,濟南早在2012年就開始推行“河長制”。9日記者探訪早就參與“河長制”管理的河道發現,有的河道經過五年來的整治提升,已經由昔日臭水溝變身市區美麗的水體景觀帶,但有的河道仍然堆滿垃圾。
廣場東溝下游 如今清水潺潺
改造后的廣場東溝成為生態景觀河典范。
9日下午,齊魯晚報記者順舜耕路向西北方出發,對廣場東溝、南圩子壕、西圩子壕以及西、北護城河的河道情況進行探訪。
舜耕路東側河道屬于廣場東溝的下游。該路段河水清澈無雜物,河道內鋪裝假石讓河水形成了層流疊瀑的景象。配合著水中的蘆葦、鳶尾、及河道旁的薔薇,形成了一處秀麗的水上景觀。
記者了解到,現在看到的“清水潺潺”在五年前卻是濟南出了名的“黑臭河”,一度是周邊單位、賓館、居民區的排污溝,一到夏季臭氣熏天,蚊蠅亂飛。
2012年開始,濟南開始對河道管理實行“河長制”,142名河長參與城區內外124條河道的整治管理工作。廣場東溝就是其中一條河流。之后,結合著泄洪改造以及景觀提升,濟南市將大明湖水“南調”到廣場東、西溝的源頭,還增建了長500多米、高約4米的沿河觀景棧道,改造完成后變身市區內一處親水景觀區。
北護城河河道 幾成一灘“死水”
南圩子壕上面布滿淤泥,只有一側有小量水流流過 。
據了解,廣場東溝從濟南南部沿舜耕路往北,穿越經十路后進入青年東路東側,再穿越青年東路到達文化西路南圩子壕,而南圩子壕又連通順河高架路下面的西圩子壕。如果這幾個河道都能被整治完善,通過廣場東溝、南圩子壕、西圩子壕最終進入小清河的水也將是清澈的。
但9日記者探訪時發現,西、南圩子壕和北護城河河道的整治并不容樂觀。南圩子壕位于廣場東溝北側,呈東西流向分布。這條全長僅約1.2公里的河道,目前出現了“一半天上,一半地下”的情況。在文化西路的南圩子壕河道東側河底幾乎完全裸露,只有黢黑的淤泥布在上面,河道旁僅有一條寬約河道五分之一的小清流從一側流過。西圩子壕在順河東路和順河西街間,流動于順河高架下。該河道南段被橋下停車場掩蓋,北段裸露。通過停車場下的縫隙可以看到,橋下的河水幾乎靜止不動,水體渾濁不見底。
北護城河幾乎成了一灘“死水”。水體渾濁不堪,河道上淤泥遍布,廢紙箱、空水瓶、食品包裝袋隨處可見。
不少河段公示牌 如今成了擺設
在2012年濟南開始推行“河長制”時規定,濟南市城區65條河道設立河長制公示牌,對每個河段的負責人、聯系電話和具體職責進行公示。記者探訪時發現,不少河段的公示牌都難以起到作用。
在青年東路的廣場東溝前,記者看到了廣場東溝的“濟南市河道整治管理河長制公示牌”,上面顯示著河段長的姓名、電話以及其職責。在落款處顯示該牌子立的時間為今年3月。
在文化西路的南圩子壕,記者看到該河道同樣是今年3月份立了河長制公示牌,但記者聯系上面的電話時卻得知,上面的“河長”已經被調離該工作崗位,已經不是河長了。
在順河高架橋下的西圩子壕處,記者看到一處2012年6月設立的河長制公示牌,上面顯示南、西圩子壕(桿南東街北口——林祥橋)的河段長是濼源街道辦事處的書記,但當記者聯系公示牌上面的電話時,工作人員卻告訴記者該電話是桿石橋街道辦的,稱記者打錯了。
而在西護城河邊上的公示牌,也是2012年設立的。上面河段長是制錦市辦事處負責人,記者聯系上面的電話得知,該河段長也已離開了該工作崗位。并且該公示牌并未寫明負責河段的名字。在北護城河邊,記者沒有發現河段公示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唐園園 實習生 董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