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7-05-20 09:49:05
上元街消失后,該處成為一處違建汽修廠。記者丁國彬 攝
破舊大棚撐起三四十米長東西向廊道,廊道東側盡頭立著一扇大鐵門,附近堆放了些許雜物……從順河東街與普利街交叉口向北走,你會看到這樣一個汽修廠。你很難想象得到,這兒的原址是濟南上世紀消失的一條老街——上元街。據了解,這個汽修廠已存在十多年,屬于違建,目前已被列入第三期第二部分拆除計劃。
探訪1
汽修廠駐扎十余年,影響小區通行和排水
如果不是老濟南,不是常年居住在普利街一帶的居民,大概不會有人再記得“上元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沿河拓建順河東街,路北建起居民小區,上元街這條老街巷便消失了。時光荏苒,一個汽修廠“駐扎”在了上元街原址,這一“扎”就是十幾年,還涉及違建。
19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汽修廠上方有一破舊大棚遮陰,撐起東西長約三四十米、寬七八米的廊道。廊道東頭有一道鐵門,西頭緊鄰順河東街,附近還有幾間平房。多名工作人員在清洗一輛小型客車。
鐵門另外一側是福康社區居民樓前一條東西向道路,鐵門阻斷了該道路的通行,周邊還同樣堆積了不少雜物。“十多年前上元街還存在,附近居民出行順河東街也比較方便,經過后期拆遷改造后,這條老街先是變成市場,后又租賃給汽修廠。”福康社區居民老馬說,汽修廠的鐵門不僅擋住了居民出行道路,路面上的井箅子也全被這個廠的雜物覆蓋住了,每逢大雨排水便受阻,樓前道路都會積水,天氣炎熱周圍還有蚊蠅及臭味。
探訪2
舊址辦公面積小,居委會占路建新址
記者發現,緊鄰鐵門的路北側還有一排兩層小樓,樓前道路有三四米寬,門口兩側掛有“福康社區居委會”的牌子。
據知情人士介紹,居委會目前所在的兩層小樓原先是道路的一部分,“十多年前該居委會沿著路西側圍墻建起了小樓,從舊址搬了過來。舊址也對外出租出去了。”該知情人士稱,居委會所在新址的兩層樓房涉及違建。
隨后,按照第三期拆違臺賬第一部分的名單,記者走訪了制錦市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一醫院頂層鋼結構、花店街23號和21號樓房頂層違建板房等十余處違法建筑物,發現均已被拆除。
部門回應:均涉及違章建筑,已列入拆違臺賬
“福康社區居委會所在兩層小樓和北側平房以及順河東街上的汽修廠都涉及違章建筑,目前已列入第三期第二部分拆違名單。”制錦市街辦一相關負責人說,汽修廠的位置以前是上元街,名稱已被公示撤銷,后來汽修廠利用原先路上搭建的大棚進行經營;福康居委會最初辦公用房位于一居民樓內,面積較小,達不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相關要求,十多年前,該居委會便在道路旁建設了新的辦公用房。
制錦市街辦轄區地處老城區,多數違章建筑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拆除難度最大的還是涉及居民利益的建筑,這些違建大多數已建成一二十年,需要不斷對其做工作,大部分違建都是由居民完成自拆。”上述負責人介紹,像二期涉公臺賬中有8處違建,均由街辦出資率先拆除,“每一次上報的拆違臺賬全部按期完成拆除。”
●知識點
你不知道的“上元街”
濟南西門外的上元街,明朝時稱作“沙苑”,當時這里還是一片荒坡地。清朝中期后,此處逐漸房舍櫛比,成為街道;清末袁世凱任山東巡撫時,因沙苑與“殺袁”同音,一些地方官員怕觸怒了這位頗講忌諱的大員,又用沙苑的諧音將其改稱為“上元街”。在上元街的東面還有條南北小巷,因明代濟南名士穆深曾居住于此,巷名就叫穆家樓。
原標題:制錦市福康社區居委會辦公樓和違建汽修廠列入拆違計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