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5-22 14:22:05
齊魯晚報曾多次報道滕州農民李存建走遍全國各地、七次遠赴日本,自掏腰包幾百萬創辦墨子故里博物館。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再次走進滕州墨子故里博物館,博物館里有新收一批散落在民間的文物。其中,《滕縣公堂記》原石碑經過三年的找尋現被收藏于此館。原石碑的發現,也佐證了大文豪蘇軾與滕縣的一段歷史。
北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七月二十二日,蘇軾視察了滕縣知縣范純粹(范仲淹四子)修葺一新的滕縣縣衙的公堂吏舍,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滕縣公堂記》。全文夾敘夾議,隨筆揮灑,記述了滕縣公堂修復始末,指出地方官吏只有讓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才能教人民公而忘私或先公后私,見證了滕縣公堂在宋代的發展。其中“才有大小,故養有厚薄”等名句廣為人知。
次年蘇軾遭貶謫,他離開滕縣不久,滕縣人民就冒著政治上的風險,把他為滕縣寫的詩、文與畫刻在石碑上,紀念這位執中持平、剛正不阿、雖屢遭貶謫而處之泰然依然奮進不輟的政治家和杰出的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把《滕縣公堂記》刻在一塊高190厘米、寬80厘米、厚22厘米、重1500斤,頂部為半圓形的青石碑上來紀念蘇軾。
清朝時《滕縣公堂記》石碑流落到外地。目前,這座經歷近千年風雨洗禮的石碑幾經輾轉,珍藏于木石鎮墨子故里博物館。
《滕縣公堂記》原文:
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養也。才有大小,故養有厚薄,茍有益于人雖厲民以自養不為泰。是故飲食必豐,車服必安,宮室必壯,使令之人必給,則人輕去其家而重去其國。如使衣食菲惡不如吾私,宮室敝陋不如吾廬,使令之人樸野不足不如吾僮,雖君子安之無不可者。
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損墳墓而遠游者,豈厭安逸而思勞苦也哉。至於宮室蓋有所以受而傳之無窮,非獨以自養也。今日不治,后日之費必倍。而比年以來所在務為儉陋,尤諱土木營建之功。欹仄腐壞轉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掾。此何義也!
滕古邑也,在宋魯之間,號為難治。庭宇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自暇。自天圣之年(1023年),縣令太常博士張君大素實始改作,凡五十有二年,而贊善大夫范君純粹自公府掾謫為令,復一修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間,高明碩大,稱子男邦君之足,而寢室未治。范君非嫌于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昔毛孝先崔季珪用士皆變易車服以求名,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為嗇。君子之度一也,時自異耳。
元豐元年七月二十二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