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6-07 06:50:06
倒退幾年,提起“小廣寒”,不少老濟南也不明所以,而如今,這座百年老建筑已經成為老商埠的文化地標。老建筑保護是世界性難題,單靠政府的力量顯然不夠,需要形成多方合力,“小廣寒”的華麗轉身無疑是社會力量介入的一個樣本。
“小廣寒”門臉施工三遍,才有了現在模樣。
有過切膚之痛
沒猶豫就交了定金
經三小緯二路拐角處,一座老建筑總是引得行人駐足觀看,不時有人在此拍照留念,它便是濟南最早的電影院:小廣寒電影院。如今,這里是一處電影主題餐廳,同時是濟南小廣寒電影博物館,還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六年前,這里卻是一堆破磚爛瓦,門頭貼著白色的瓷磚,外人絲毫瞧不出這是一處老建筑。
“小廣寒”的涅槃重生源于兩個人:李建軍是內蒙古漢子,主營餐飲業,王建寧則是一名專業設計師。
下決心拯救“小廣寒”,是因為他們曾經有過切膚之痛。2005年,李建軍用經八路的一座老宅子經營了家餐廳,而那座房子曾經屬于濟南著名的苗氏家族。然而,隨著自由大街片區改造,老宅子被拆掉了,看著院子里那棵一百多歲的金銀花樹倒下,屋頂被掀掉,李建軍無比痛心。
2008年,市中區相關部門計劃對“小廣寒”進行修復,而當時的“小廣寒”還只是一處登記在冊的歷史建筑,尚未列入文保名錄,引入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進行保護性開發的政策約束較少。
這種保護性開發當時在濟南還是個新理念,此前只有緯六路老洋行用過,能不能搞成誰心里也沒底。事實上,直到現在,民間資本對老建筑保護仍然望而卻步,政策容易變動、文保規定嚴苛、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缺乏扶持政策都是“攔路虎”。
“小廣寒”是幸運的。當李建軍和王建寧得知這個消息后,第一次來到“小廣寒”時,就相中了這里,當場交了定金。“當時真是啥都沒想,也沒考慮以后到底咋修復、改造、經營,就是一門心思想要把老建筑保護好。”李建軍說。
堅持修舊如舊
光門臉修了三遍
租賃合同簽了十五年,最初預計在“小廣寒”修復上花費一百余萬。可守著這堆殘垣斷壁、破磚爛瓦,真正干起來,卻大大超乎了兩人的想象。
老建筑修復的基本原則是修舊如舊,可這又談何容易,光找材料就費了大功夫。2008年前后,濟南正在大規模進行棚戶區改造,不遠處的普利街片區成了李建軍眼中的物料“富礦”。
“我們當時在那里收購了老石頭、老木頭、老磚,其中有一座老式的石頭房子,是我們購買的最重要的材料。”可就在準備拆老房子的時候,山東建筑大學古建筑保護學者姜波找到了他,并告訴他那座建筑是日偽時期日本的特務機關“鳳凰公館”,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前后“交鋒”了五次,李建軍終于被打動了,得知老建筑要被平移到山東建筑大學進行保護后,他痛快地將老房子無償捐贈了出來。
除了物料,專業的設計也非常重要,既要最大程度地尊重歷史、尊重老建筑,又要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和空間技術,同時兼顧著實不易,王建寧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起初是想做個人工作室,后來隨著對老建筑的歷史認識加深,特別希望把它做成一個能夠展示給公眾的作品,傳承它的文化和情懷,反反復復進行了設計修改和打磨。”王建寧表示。
為了修舊如舊、精益求精,“小廣寒”單單門臉就做了三遍。第一遍,是把前些年貼的白瓷磚先清理掉,暴露青磚,李建軍和王建寧不滿意。第二遍,施工人員把門臉建成了平面型的,這依然讓李建軍和王建寧難以接受。“老建筑是巴洛克風格,弄成平面太不自然了,經過反復考證,最終我們讓施工人員重新改造成了圓弧形。”李建軍說。幾年之后,“小廣寒”早期的圖片被發現,印證了兩人當初的判斷。
商業反哺公益
讓老建筑持續造血
老建筑修復是件良心活,尤其是在社會力量主導的項目中,付出的精力和投入的資金很大程度上就看新主人的態度和品位。
就是這座兩層小樓,面積僅有500多平方米,修復改造居然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施工、返工、再施工、再返工……嚴苛的標準讓施工的工人們都幾次想罷工。“這兩年半,幾乎天天在工地盯著。”王建寧回憶。
原汁原味的物料、品質精良的工藝需要花費大量資金。普利街上的老磚頭拆下來成本就是一元多,聘請專業施工人員用特殊工藝再貼到“小廣寒”上,核算下來一塊磚又需要花費五六塊錢。
統計下來,兩年半里,用在修復和改造上的資金就花了八百多萬。“我設計工作室的所有收入,還有建軍經商這些年的收入,都投到這里面來了。”王建寧感慨。
保護和開發似乎是對矛盾,給老建筑輸完血,如何讓它持續造血,也是個難題。政府主管的模式,主要是靠財政投入,比較成功的南新街老舍紀念館、經四路蔡公時紀念館都是如此。
而社會力量要靠商業開發帶來的利潤來養活老建筑。不過,“小廣寒”并沒有像緯六路老洋行那樣走純商業化經營路線,而是做足了電影的特色文章,又充分利用了自身餐飲業經驗,這種路徑的選擇十分巧妙。
“小廣寒”分為了兩個主體。第一個主體是電影博物館,公益開放,打造成為真正意義的代表濟南甚至是中國的電影博物館,到去年年底,累計參觀人數突破15萬人次。第二個主體是主題文化餐廳,培養了一批“粉絲”,鞏固了支撐博物館發展的經濟基礎,以此來實現了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贏。
“不僅要讓老建筑活過來,而且要賦予它新的生命,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力量支持。資金、政策、專業、情懷等等因素,缺一不可,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樣。”王建寧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