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6-20 11:23:06
日前,省政府正式批復《聊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年)》,明確到2030年,聊城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80萬人左右,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05平方公里以內。中心城區按照“西拓南展,東優北延”的發展策略,形成“一城、五區、多組團”的城市功能布局。
根據城鎮化發展目標,規劃到2030年市域城鎮化水平達到68%,構建“一心、兩軸、兩帶”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推動聊茌東都市區協調發展,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按照設立新的中小城市試點方案,積極推進臨清市向中等城市,陽谷縣、高唐縣向I型小城市發展。加強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規劃建設,優化村鎮布局,在保持鄉村風貌特色的基礎上逐步改善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積極有序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對軌道交通等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
在《總體規劃》確定的1443平方公里的規劃區范圍內(即東昌府區行政轄區,含市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旅游度假區),實行統一的城鄉規劃管理。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積極推行街區制,打通斷頭路,增加支路網密度。
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加強對東昌湖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并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科學劃定城市綠線、藍線保護范圍,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積極發展綠色建筑,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
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做好聊城古城、米市街、禮拜寺街等歷史城區、街區、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的保護。做好城市設計,保護好東昌湖、運河、古城與城市協調發展的格局,加強對建筑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控制和引導,突出“河、湖、城”有機結合的河湖秀美大水城特色風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