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新聞網
2017-06-26 10:52:06
將線路拉上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兩人為趙增平送來了有視頻的“戲匣子”
翟建修的養雞場每天都有大豐收
淄川區太河鎮有座睡佛山,一條山溝劈成了兩座嶺。北邊嶺上住著66歲的趙增平。南邊嶺上住著55歲的翟建修。
兩人住的地方原來叫樵峪村。因為路太難走,21年前,政府把村子整體搬遷到了山下的孟機村。樵峪村撤銷后,地圖上也找不到了,可村民趙增平和翟建修不走。
趙增平說:“在山上養羊挺好的。”就養了50多只羊,還種上了桃樹、李樹、花椒樹,一年收入兩三萬元沒問題。
翟建修說:“在山上養雞也不錯。”就養了800多只雞,不光養雞,還養鴨,養鵝,后來又弄來紅嘴雁,雞蛋、鴨蛋一筐筐的往山下搬,收入也不錯。
兩個人在這里生活、創業,打造著屬于自己的幸福??墒牵迩f撤銷后,公共服務也隨之撤離了,路不通,手機沒信號,他們的幸福GDP靠什么創造?
翟建修說:“這里啥也缺,就是不缺電,兩個電工師傅隔上十天半個月的,就會來服務。”
趙增平也說:“隔上一陣見不到他倆還怪想的。”
他們說的兩個人,一個是國網淄博供電公司太河供電所的楊立剛,一個是他的同事譚秀宗。21年來,兩人結伴上山維護線路,電一天也沒有斷過。
譚秀宗說:“這里太偏僻,如果用電出了問題,主要靠我們主動巡視來發現。”進山的路實在難走,一趟要大半天。摩托車走到一半也沒法走了,兩人只能靠步行。6月21日,兩人又來到山里,翟建修正用電磨磨玉米,再合成飼料喂雞。他指著滿屋的雞蛋高興地說:“看我這800只雞,四五天就下了這么多的蛋。”
檢查了線路、設備都正常后,楊立剛和譚秀宗又往山頂的趙增平家走去。春天的時候,山上的香椿剛發芽,趙增平摘了些給他倆留著。結果,兩人忙著“井井通電”,趙增平等到椿芽蔫了也沒送出去。兩人知道這份情誼重,想到上次來的時候,看到趙增平喜歡聽的收音機沒法充電了,一合計,湊了100多元錢給他帶來了一臺插儲存卡的小電視,不但能聽收音機,還儲存了幾百部戲曲和電影視頻。
教會了趙增平使用小電視的方法,兩人發現老人家里用電有些問題,處理起來一來二去就黑了天。楊立剛說:“雖然是晚上八點多了,這種情況對我們來說已經家常便飯了,不管是城里客戶,還是住山客戶,都能享受到一樣的供電服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淄川區太河鎮政府岳陰片片長孟慶東管理著7個村2700戶人家,其中就負責原來的樵峪村地片。他說:“供電所沒有因為人少、維護難就放棄了,繼續為留在這兒的村民服務著,平日里也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服務全鎮農業、工業用電,廣大群眾都交口稱贊。”
現在,每天放羊的趙增平,時刻都把那臺小電視充滿電帶在身邊,邊看著羊兒滿山跑,邊聽著戲曲哼哼歌。藍天,白云,青山,峻嶺,日子慢慢地向前淌著,趙增平、翟建修仍然快樂地生活在這里,歌唱著美好的生活,也創造著幸福GDP。一個百度地圖都搜不到的村莊,因為電的存在,變得越來越好。
(記者高金霞 通訊員遠德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