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7-18 00:08:07
民國時期,濟南的城市規劃上了一個新臺階,當時曾計劃舉全市之力向北發展,建設北商埠(北展界)。根據當時的規劃,濟洛路無疑是如今的經十路,甚至連包括市政府在內的整個行政區也計劃落戶濟濼路一帶。
整治澇洼地,規劃建北商埠
北商埠(也稱“北展界”)規劃,是由兩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是1925年至五三慘案,第二階段是1929年至七七事變。
第一階段:北商埠1925年草創,它的范圍:南自官扎營,北至濼口鎮的圩墻外;東起津浦鐵路,西止黃家屯、畢家洼一帶,總面積約8.64平方公里。濟南是個地形南高北低的城市,當時,這片土地大部為低洼堿澇地區,每到夏秋季節,平地積水常在三四十厘米左右,百姓生活條件較差。
為了“北跨”這片澇洼地,當時濟南有了北商埠的計劃。其目的一是開辟北商埠,繁榮濟南市北部工商業;二是疏通北部河道,以利運輸。同時,還能兼治夏秋積水,可謂一舉三得。
通過測量、規劃,最終確定北商埠以義威路(今濟濼路)為主干道,另配以縱路11條,橫路18條。采用棋盤式道路網,并以外國地名、人名作為路名。1925到1926年,以主干道義威路為中心線,兩邊開挖了“U”字形的“引河”(今工商河),引小清河水灌流,以方便北埠運輸。當時,小型對槽木船可以直抵成豐橋碼頭,夏秋積水亦可導入引河,以利排泄,確實益處不少。
1927年10月,又修建了跨小清河的義威橋(今濟濼橋),這是濟南市第一座最大的鋼筋混凝土空腹式三鉸拱型橋,凈跨32米,橋長45米,寬10米。
不過,緊接著1928年發生了五三慘案,濟南被日軍占領,北商埠的規劃與修建被迫中斷。
一路向北發展,市政府要搬去
第二階段: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濟南市政府成立后,又提出“南展北展計劃”的問題,并著手進行了現狀的調查與測量。
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再度受阻。直到1930年9月,濟南市政府設計委員會成立,有了專職負責城市規劃的機構,該機構于1932年6月曾對南展界及北展界(即北商埠)又做出了規劃,北展界名為“模范市”(1934年3月奉行政院令改為“濟南市模范區”),南展界名為“模范村”,并計劃以模范市作為全市中心。
根據新的模范市規劃,仍以五三路(原義威路,今濟濼路)為主干道,其東設縱路兩條,其西設縱路5條;小清河以南設橫路12條,以北設橫路4條。成豐橋、濟濼橋中間設一橢圓形(長徑約250米,短徑約150米)地區作為市政府,其周圍為行政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500米)。如果該規劃最終成行的話,民國的濟南市政府將會位于今濟洛路一帶,濟南的整個城市布局和發展方向也會發生重大變化。
路網綠地周詳,日偽徹底廢棄
以市政府為中心的四個方向道路,均圍繞橢圓作為轉盤;轉盤的四隅,放射出4條斜路,各與五三路成25°左右之夾角。另外,在主要道路交叉口設計了5個廣場。在功能分區規劃方面,該片區除市政府所在地的行政區外,還有第一、二、三住宅區,第一、二、三工業區,第一、二、三小工商區。
園林綠化方面,考慮也比較充分。金牛山及小清河的寬闊部分(俗稱大肚子河)規劃為公園區。此外,還計劃將標山一帶劃作小公園,并在濼口鎮南和官扎營北各設一處小公園;將規劃區外的藥山一帶辟為大公園。
行政區南、北面的中心地帶,則劃作商業區。此外,還計劃在五柳閘一帶建兩萬千瓦電廠1座,在五柳閘以西建自來水廠1座。在排水方面,計劃采用雨污分流制。
總體來看,北商埠兩個階段的規劃在不斷合理與完善,但是由于時局動蕩,時停時辦,進行緩慢。七七事變后,日偽又將原北商埠規劃全部放棄,并將成豐橋以北、濟濼橋以南地區,開辟為北郊工業區,徹底改變了土地用途,影響延續至今。
(作者:張九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原創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