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17-07-27 14:49:07
污水“分質”處理、“半集中式”污水處理模式、污泥與廚余垃圾聯合發電……昨日,為期兩天的中德合作新型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討會閉幕。記者從會上獲悉,隨著島城供水形勢日益嚴峻,“替代水”越來越凸顯其重要作用。善用海水、巧用雨水、大力推廣再生水的使用,將成為島城未來的“補水妙方”。
■探訪
生活污水“變身”可回用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世園會中德合作分質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中心。 “這里的污水處理方式與傳統污水處理系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做到了將污水‘分質’排放。 ”市城市水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德分質凈化水項目中方負責人畢學軍介紹,中德分質凈化水廠主要收集世園村、畢家安置區A與C兩片區和附近的三家度假酒店所產生的生活污水。
“同樣是生活污水,沖洗馬桶的水比淋浴用水污染程度要嚴重得多。根據前期進行的污水再利用調查,沖馬桶的水處理得再好,市民也難以接受,而淋浴用水本身比較清潔,只要處理達標,市民就愿意使用。”畢學軍說,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接受“大變身”后的污水,中德凈水廠將收集的生活污水分灰水、黑水兩個模塊處理,灰水即來自盥洗盆、洗澡間和洗衣機等的洗滌肥水,而黑水為含有糞便的污水。
“半集中式”管理好處多
“現在的污水處理,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一種更好的管理模式。 ”畢學軍告訴記者。以往的管理模式通常是“集中式”或者“分散式”,兩者都有不足之處。在“集中式”模式下,要建設大型污水處理廠和大規模傳輸管網,不但工程耗時長,而且需要大量資金。 “建廠要投資數億元,而建管網系統的耗資是它的幾十倍。 ”畢學軍說,除了成本高,污水回收處理后也無法派上用場。
“廠子通常建在城市下游或者海邊,處理完的水就白白排走,不能有效地利用。 ”畢學軍說,而在“分散式”模式下,則存在著缺乏管理的問題。“比如一個小區建一個污水處理廠,雖然技術沒問題,但規模小而分散,人員成本高,難以達到污水處理系統的管理要求。 ”畢學軍說,目前農村、城市的污水處理都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問題。
不同于傳統模式,中德分質凈化水處理廠采用“半集中式”污水垃圾資源化處理系統,是一種規模介于“集中式”與“分散式”之間的新模式,經濟規模可服務5萬到10萬人之間,而根據我市的情況,污水日處理量就能達到5000到1萬噸。 “這種‘半集中’模式更加經濟,能夠解決傳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些弊端,有助于創造一種新的城市發展模式。 ”畢學軍說。
產生污泥再處理變肥料
與傳統的污水處理廠相比,中德分質凈化水廠還設有沼氣發電、餐廚垃圾預處理與污泥厭氧消耗兩個模塊。 “處理污水最經濟的是生物方法,但會產生大量污泥。 ”畢學軍說,這些污泥含有大量能源,大型污水處理廠往往將其用來產能。中德分質凈化水廠規模小,污泥產量不足以維持廠子的能力消耗,于是就想到把復含有機質的餐廚垃圾加入系統當中。每天,中德分質凈化水廠約收集餐廚垃圾22噸,產污泥25噸;將近50噸的固體廢棄物經厭氧消化等處理后用于發電,最多可產生2000立方米沼氣,發電4000度。 “處理后的污泥有機質下降,就可以作為肥料使用。 ”畢學軍說,不但廠外綠化草皮都以污泥作為營養土,周邊農村居民也自發地定期來取污泥用于農業種植。對污水、垃圾這些污染物進行綜合的有效利用,有助于解決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問題,促進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建設的同步。
■聲音
污水分質處理再生回用
中德合作新型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討會由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同濟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和青島水務環境海灣中水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推進青島半集中式水資源的再生利用,為再生水擴大利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青島水務環境海灣中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正曉說,青島世園會中德合作分質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中心作為中德兩國政府清潔水創新研究框架內的標志性示范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來,已成功實現服務區域內的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以及作為沖廁、綠化灌溉、道路清洗、景觀補水等的再生回用。同時,收集處理周邊生活區所產生的餐廚垃圾或工業有機垃圾,與污泥協同厭氧消化后,產生沼氣并用于發電,降低能源消耗。目前,厭氧消化后的脫水污泥已廣泛被用于農田作為肥料,肥效獲得了周圍農戶的一致認可。資源再生利用中心的成功運行真正實現了 “城鎮污水綠色循環低碳之路”,并為中國缺水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良好解決方案,在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污泥垃圾聯合處理與資源再生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