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7-30 09:08:07
文|陳安堂
濟南工業南路丁家莊段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馬路——化纖廠路。
它是因濟南化學纖維廠(以下簡稱濟南化纖廠)所在而得名。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濟南化纖廠所在的周圍都是莊稼地。
通往市區也沒有像樣的公路,工廠并不十分引人注目。
但廠里有兩種產品、一種副產品在當時的濟南市民、農民中廣為流傳。
一是規格較粗的尼龍絲,其主要用途是漁民結網捕魚。
不知是誰發明了用這種尼龍絲編織網兜,又結實又便宜又方便。
那幾年,幾乎家家都用這種尼龍絲網兜。
二是尼龍絲襪。
當時廠里有一個襪子車間,用自己生產的尼龍絲生產尼龍絲襪。
在那個年代,有雙尼龍絲襪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當時,廠里經常將不合格的尼龍絲襪發給職工當福利。
所謂的副產品其實就是生產排出的廢水。
因這種廢水中有氨的成分,可以當氨水澆地施肥。
那幾年十里八鄉的農民開著拖拉機、拉著地排車,車上裝著皮囊或大空油桶排著隊到“尼龍廠”。
拉“尼龍水”澆地也成為一景。
要說濟南化纖廠的輝煌是從一九八五年開始的。
這是因為它先后承建了滌綸、錦綸兩個重點工程。
一九八五年,經國家計委批準在濟南化纖廠基礎上投資6.7億元人民幣,建設年產6.6萬噸的滌綸工程。
這是“七五”期間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也是濟南市自建國以來國家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建設工程。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原來的莊稼地上建起了一排排新型、寬敞明亮的大廠房;
在工廠馬路對面還新建了會展大樓(現為歷城區法院)、濟南保稅倉庫(現改建為商業樓盤)。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濟南滌綸工程建設逐漸由試生產轉為正式生產。
濟南滌綸工程建設指揮部改名為“濟南化纖總公司”(齊魯化纖集團)。
大量的滌綸纖維源源不斷地由此運往全國各地。
在廠區建設的同時,廠里也沒忘記關心職工的生活設施,為職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那幾年,在化纖公司上班也是令人羨慕的。
在滌綸工程建設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八六年九月發行的“山東濟南滌綸廠建設有獎保息債券”。
這是濟南市首次由銀行代理發行的企業債券。
當年,濟南市民積極認購滌綸工程建設債券,大力支持了工程建設。
在滌綸工程建成投產后,濟南市制定了“建設錦綸重點工程,實現滌綸、錦綸齊飛”的目標。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濟南化纖廠與港商、臺商合資,引進了近百臺先進的織機生產“化纖絲綢”,成立了濟南泉春紡織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經驗。
在此基礎上,與日商合資成立了“濟南暢源化纖有限公司”;
又與臺灣聚隆公司合資建起了年產2.4萬噸化纖纖維的“濟南聚大纖維有限公司”。
這些合資項目的特點是:我方主要以廠地、廠房、人工為主要投資,建設周期短、見效快。使這個廠的年產量達到四萬多噸。
聚大纖維有限公司的經理王克璋先生還被濟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濟南市榮譽市民”稱號。
一九九六年十月,經上級批準濟南化學纖維廠更名為“濟南八方錦綸集團”。
滌綸、錦綸兩大工程的建設,壯大了濟南的紡織工業。
當年,兩個廠的職工達一萬多人,至九十年代中期產值、利稅達歷史最高點,可謂輝煌一時。
在建設濟南滌綸、錦綸兩個重點工程期間,我正好在廠里做宣傳工作。
為兩個重點工程建設做好新聞報道是我分內的事。
進入二十一世紀,作為原來濟南市支柱行業的紡織系統因多種原因,逐年步入衰退,先是印染、染織后是棉紡,最后波及到化纖。
到2010年前,滌綸、錦綸兩個興旺一時的化纖企業在妥善安置了企業員工后,銷聲匿跡。
如今,化纖廠路還在,濟南化纖廠卻早已不在。
記得在拆除化纖廠廠房、生產設備時,許多老職工趕到現場,眼含淚水、依依不舍。
斗轉星移,如今,這里高層樓盤林立,千萬戶市民安居于此,別有一番新的風采。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