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17-08-07 08:13:08
華燈初上, 百花洲夜色如詩, 成游客和市民消夏好去處。 (資料片) 本報記者 周青先 實習生 劉海天 攝
北宋的 “濟南劉家功夫針鋪” 印版, 引起游客極大興趣。 本報記者 劉飛躍 攝
這幾天,省城歷史文化街區——明府城火了起來,“一帶一路”展廳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該展廳從“國際范”的角度講述了絲路上的山東故事。而這種民俗、民族和互動體驗式的泉水特色游,把曾經“沉默的百花洲”帶火了,喝著泉水,學著做泉水豆腐,這樣的旅游怎么看怎么都覺得舒服,老城區旅游冷熱不均的格局也正在逐漸改善。
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世界最早廣告印版 再現濟南重要歷史地位
8月6日上午,“絲路之源 濟水之南”百花洲文化旅游研討會在百花洲“芷蘭第”召開。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芷蘭第同樣也是日前新開的百花洲“一帶一路”的展廳。
這間展廳大約20平米,位于泉水民俗館西側。該展廳匯集了國內的幌子圖片、幌子實物,展現了齊魯商業的發源。另外展廳還通過圖片、老物件方式展示了種桑、養蠶、紡織的全過程,展現了齊魯大地絲綢業的發展盛況。
其中一件展物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件展物名叫“北宋 濟南劉家功夫針鋪”,深紅色的印章放置在玻璃內。據悉“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版再現了絲路經濟鼎盛時期,濟南作為絲綢業發展裝備供應商的歷史地位,該印版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廣告印版,原件珍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與會專家認為,“一帶一路”展廳為老濟南的文化旅游增添了國際化視角和題材,展廳可通過互動化、體驗化的傳拓、鄉飲等活動,塑造具有國際化、地域化品牌節慶活動,為國內外游客打造獨特的旅游目的地。
“泉水”就是最佳冷飲 引得外地客稱奇
“一帶一路”展廳讓小小的百花洲有了國際范,而泉水消夏游則成了游客的新寵,讓市民流連忘返。8月6日上午,濟南室外氣溫達到了35℃,不少市民都躲避熱辣辣的太陽,而在明府城百花洲卻有另外一番景象。
在百花洲入口處有幾處泉水直飲點,不少市民都拿著瓶子來接泉水,清涼的泉水一飲而盡,不少游客大呼痛快。“我從泉城路過來,那里太熱了,買了一瓶水一會兒就喝完了,我留著瓶子來這里接泉水,確實挺方便,泉水就是最佳的冷飲。”市民王先生說。
從泰安來濟南旅游的游客孫女士對百花洲內的泉水直飲嘖嘖稱奇,她說,之前看泉水都是從電視上,去一些景區也沒有時間品嘗泉水,沒想到在老城區實現了她喝泉水的愿望。“尤其是在盛夏,喝點泉水確實非常痛快,旅游的勞累一掃而光。”孫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隨著暑期的來臨,濟南也進入了旅游旺季。除了游玩天下第一泉景區外,老城區也成了不少外地游客的目的地,連日來的高溫讓清涼舒爽的老城區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
消夏游豐富 老城旅游層次
按照記者的觀察,濟南老城區旅游一直存在著“冷熱不均”的問題。一般而言,游客從泉城路路過,都會選擇去芙蓉街走走,填一填肚子,芙蓉街留給游客的印象就是以吃為主的街區,每到節假日,這條“吃貨街”就變得人擠人。
2015年國慶黃金周之前,泉城路南側“寬厚里”開門納客。經過一年半多的培育,寬厚里逐漸成為特色餐飲、咖啡館、服裝以及古玩等略帶有小資特色的街區,人氣也漸漸旺了起來。
按照明府城百花洲片區的規劃,該片區在打造過程中將深挖民族、民俗和民間特色,眾多體現中國元素、泉城特色、泉城記憶的文化遺產都匯集于此。從百花洲開放以來,這里依托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獨有特色的體驗游、錯時游、“爺孫游”等旅游形式,慢慢培養了一批忠實的粉絲。
從暑期旅游情況來看,老城區尤其是百花洲逐漸被泉水消夏游帶火了。在旅游越來越重視體驗的當下,不少游客可能更加偏愛那些能給自己帶來舒適感受的景點。喝著原汁原味的泉水,看著老濟南人之前的生活,甚至也可以體驗如何做泉水豆腐,一條“泉水”旅游線路逐漸清晰。
旅游專家表示,百花洲泉水旅游特點最明顯的體現并不是冬天而是夏天,城市高樓林立、酷熱難耐,而百花洲內卻一片清爽,泉水游補齊了老城區旅游的重要一環,老城區旅游的層次得到了豐富,冷熱不均的旅游格局或將得到改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