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8-11 09:32:08
孔子是教育家和學者,也是當時比較著名的政治家,在列國中很有名望。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孔子去世,魯哀公親誄孔子。誄文說:“天不吊,不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左傳·哀公十六年》)尊稱孔子為“尼父”。父,同“甫”,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并沒有很高的身價,不過,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和他的儒學地位不斷抬升。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謚。
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追尊孔子為“文圣尼父”。
北周靜帝大象二年(580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追尊孔子為“先師尼父”。
唐朝是條分水嶺,在此之前,孔子更多的是學者的身份,在此之后,孔子逐漸被神化,并不斷被加官進爵,甚至一度當上了王。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尊孔子為“先圣”。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改稱孔子為“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尊孔子為“太師”。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追封孔子為“隆道公”。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為“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尊孔子為“玄圣文宣王”,五年(1012年),又改尊“至圣文宣王”。
元朝是少數名族蒙古族建立的政權,但是他們對漢族的這位大圣人也頗為尊重,更是把孔子抬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元至大元年(1308年),武宗加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這是孔子“頭銜”的頂峰。
反而是到了明清時期,皇權加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去除了孔子“王”的稱號,只是稱為老師。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厘定祀典,認為“尊孔子者,尊其道也,道之所在,師之所在也”(《闕里文獻考·卷十四》),故取消謚號、封號,尊孔子為“至圣先師”。
清順治二年(1645年),世祖順治皇帝臨加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十四年(1657年)又改稱“至圣先師”。
至清末,追封孔子的謚號未再更動,這就是“大成至圣先師”的來歷。
(作者:風華齊魯-張九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原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