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水母網
2017-10-30 09:20:10
八千個“電子眼”守護老舊社區
芝罘區49個老舊住宅區已完成改造
在改善老舊住宅區的道路、綠化等基礎環境的前提下,實施較為完善的社區物業管理,最終實現老舊社區長效規范管理,使全區的社區環境得到整體提升,配合全市構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昨天上午,芝罘區鳳凰臺街道新橋社區正在進行改造施工。芝罘區城管局老舊社區整治改造辦公室牽頭組織施工單位,對小區綠化帶里的枯枝敗葉進行清理,把破舊破損的道板磚起出,準備更換新的道板磚。從去年開始,芝罘區對轄區內64個老舊住宅區開展整治改造并實行社區物業管理,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老舊住宅區環境臟亂的問題,實現“全域潔凈、整體靚麗”的目標,徹底改善芝罘區老舊社區環境面貌,提升群眾生活質量。截至目前,49個老舊住宅區已完成改造,其余社區正在施工中,預計本月底將完成55個,年底前全部完工。
新橋社區改造啟動將由物業公司接手管理
“新橋社區的環境衛生清理整治行動,與改造施工同步推進,確保如期完成改造工程。”在現場,芝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橋社區的住宅樓大部分都是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建造的,由于歷史遺留問題等諸多原因,社區環境臟亂差的現象比較嚴重。小區道路破損嚴重、坑洼不平,還有的道路沒有硬化;垃圾亂堆亂放、衛生死角較多……這些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雖然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此社區進行整治,但沒過多久就發生“反彈”,沒能徹底改變老舊面貌。
此次新橋社區改造工程分東、西兩大塊兒。新橋東社區改造區域北起金暉花園南墻外,南至新橋路、桃園里,東起新橋東路,西至新橋小區東墻外,改造面積約6.4萬平方米。新橋西社區改造區域北起桃園里,南到新橋廣場南側東西胡同,東起新橋路,西至新橋冷藏廠,改造面積約7.4萬平方米。改造內容包括整修道路、綠化改造、緩解停車難等三個方面。
“改造施工過程中,我們城管部門將與鳳凰臺街道辦、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按照‘清理一塊、改造一塊、管理一塊’的方式推進改造進度,計劃年底前完成改造工程。”該負責人說,整治改造完成后,由物業公司接手小區的管理,保持改造后的優美環境。
安裝8000個“電子眼”修繕223條背街小巷
“為推進老舊住宅區整治改造,芝罘區專門出臺了實施意見,將轄區內國有土地上1995年以前建成的64個老舊社區納入整治改造范圍。”芝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治改造以道路硬化、社區綠化為主要內容,升級打造10個“特色社區”、4個社區游園。計劃2017年底前完成64個老舊社區基礎整治改造,2018年起逐年增加社區升級整治改造數量,最終在2—3年內完成所有社區的升級改造。在改善老舊住宅區的道路、綠化等基礎環境的前提下,實施較為完善的社區物業管理,最終實現老舊社區長效規范管理,使全區的社區環境得到整體提升,配合全市構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老舊住宅區整治完成后,將極大改善社區群眾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
“老舊住宅區整治改造工程實施至今,在六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該負責人介紹,在老舊社區內安裝了8000個具有智能識別功能的監控攝像頭,成立8個分控中心,與公安“天網工程”、城管數字化指揮中心聯網并行,并聯1012個公安監控,實現了老城區監控全覆蓋。清理衛生死角600余處,清運垃圾300余噸,拆除違章建筑2萬平方米,清理小菜園2000平方米,清理無花果樹400余棵,美化了社區環境。“聯合交警部門開展了“地毯式”、“全覆蓋”的“僵尸車”清理整治行動,轄區內僵尸車減少了80%以上。鋪設11條社區道路,修繕223條背街小巷,鋪設瀝青總面積85萬平方米,鋪設透水磚20萬平方米,道板磚35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3000余個。鋪設路沿石6.5萬米,護欄4000米,完善了社區道路安全基礎設施。對老舊社區4.2萬平方米綠化進行了升級改造。打造特色社區方面,依據社區特點,將民生、塔山、鳳凰臺等10個社區分別打造成“海綿社區”、“文化社區”、“智慧化社區”、“花園社區”和“黨建社區”。
老舊社區工程完成后,不僅完善了老舊社區基礎設施,還改善了城區交通狀況,實現了老舊社區可視化數字城管全覆蓋,推動城市管理由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轉變,推動了海綿城市建設,恢復更新了老舊社區功能和活力,保護發掘了社區文化和特色。(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于雪梅 王海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