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MG
2017-11-29 07:42:11
十九大精神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讓德育回歸學校教育中心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市教育局局長徐建敏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是創城的前置性條件,煙臺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教育系統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為創城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廣大師生倍感振奮和自豪。我市文明校園建設也取得顯著成效,萊州一中和龍口實驗小學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這些成績,與我市長期扎實有效的德育工作有密切關系。”
徐建敏表示,煙臺一直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工作,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創造出一批區域推進德育工作的先進經驗,比如海陽市開展的德育序列化實驗、芝罘區的“一主兩翼”社區教育模式、萊陽的“三愛”主題教育、萊州的“四德工程”,等等。特別是近幾年來,煙臺市深入實施德育課程一體化改革,讓德育回歸學校教育中心,全市德育工作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抓體系構建,全面推進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2016年以來,煙臺作為全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試驗區,在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全面推開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積極構建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實施新格局,使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融合,實現全員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今年5月,全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推進工作觀摩交流活動在煙臺舉辦,煙臺德育工作得到高度評價。
抓活動載體,全方位提升育人成效。重視活動育人,結合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拓寬德育渠道。重視綜合實踐教育,“社會大課堂”活動場館達到131處,已連續開展四屆“社會大課堂”活動,惠及全市600多所城鄉中小學、近60萬名中小學生。抓文化建設,打造良好育人環境。積極創建文明校園,今年評選出首屆32所市級文明校園,兩所學校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以創建“文明校園”為載體,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進校園、傳統文化進課堂、誠信教育進考場、志愿服務進實踐、安全管理進常態的“五進工程”,全市中小學校普遍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德育氛圍。
“德育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成功的德育,要像呼吸一樣自然。”徐建敏對德育工作有著深刻理解,“做好德育工作,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教育系統每一個人的神圣職責,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
徐建敏表示,全市教育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努力為每一個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德育工作必須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細,抓實。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育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育德隊伍,還要發揮家庭教育應有的功能,讓整個社會參與到德育中來。德育課程一體化工作是近幾年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全市教育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加強理論研究,強化督導考核,對先進單位和學校進行表彰獎勵,推出一大批典型經驗,推動我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實現新的全面突破,努力把孩子們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YMG記者 李京蘭 通訊員 程福蒙)
用“匠心”雕琢每一個學生
>>>經典誦讀浸潤童年
初冬的萊州,天高云淡。走進萊州一中校園,猶如走進一幅風景畫———
金黃色的銀杏葉在風中搖曳,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四德柱無言巍巍,墨池湖清可濯纓,石刻文化涵今藏古,現代文明隨處可見……“我們不僅追求高品質的教育教學質量,更要以文化的傳承與創生,打造讓師生詩意棲居、自由呼吸的綠色人文校園。”萊州一中校長戰農剛介紹,“入選全國文明校園是一個契機,更是新的起點,我們會最大程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文明代言。”
萊州一中創辦于1905年,源自“萊州府官立中學堂”,迄今已有112年辦學歷史。多年來,學校秉承“誠勇”校訓和“行勝于言,自強不息”校風,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優秀公民,扎實做好文明建設工作。談到此次入選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的原因,戰農剛坦言:“堅持兩條原則不動搖”———
以德為先,文明言行。在教師層面,以“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為標準,弘揚“人清正、守底線、有能力、善反思、講和諧、做表率”的個人修養和工作作風;在學生層面,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為基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系統設置德育活動,創新自主發展渠道,努力培養“具有文化底色、家國情懷、世界眼光和現代意識的優秀公民”。
以人為本,活動育人。每學期舉行“萊州一中之星”、學風學紀優勝班級、星級文明宿舍等各種評選活動,激發學生爭先創優的熱情。每天開展晨間“古詩詞誦讀”、午間“班班唱”、晚飯后收看新聞30分鐘等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進行1小時以上的“陽光體育”活動。以“體育節”、“藝術節”為載體,校園文化豐富多彩。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學校,讓孩子成才、讓人民滿意是宗旨。戰農剛表示,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育人,萊州一中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以及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讓學生“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共存,學會做人”。
為將十九大報告中的要求落地落細,萊州一中制定了從推進新課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到搭建學生健康成長平臺的具體措施。推進新課程改革和選課走班教學,2017級學生面臨高考全面改革,為了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學校構建了多層次、多類型、可選擇的課程體系,探索實施選課走班教學模式,讓學生根據自己愛好和特長自由選擇,指導學生規劃人生、主動發展,全面提升德智體美各方面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用“匠心”雕琢每一個學生。引導教職工發揚工匠精神,用“善”的情懷、“愛”的胸懷善待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激勵學生、成就學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為每個學生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為了不辜負家長和社會的期望,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學校組建了100多個學生社團,吸納學生5000多人,為每個社團配備了指導教師,提供活動場所,安排固定活動時間;開設了校內外200多處實踐活動基地,放手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成就學生個性成長和特長發展。
德潤心田,滿園芳菲,文明之花開遍一中校園。相信萊州一中這所百年名校,將會繼續書寫華麗篇章,創建真正“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有特色”的新時代學校。 (YMG記者 李京蘭 通訊員 顧雪艷)
讓文明的花香溢滿校園
>>>徜徉書海其樂無窮
“這段時間,學校里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快樂的氣氛,學校獲得全國文明校園的稱號,從學生到老師、家長,都非常興奮。這個國字號榮譽,是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肯定,我們倍感珍惜。”昨天,龍口實驗小學副書記由鳳秋開心地分享著她們對這份殊榮的“珍愛”。
行走在龍口實驗小學校園,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蔚藍的晴空,映入視野的是寬敞的操場、明亮的教室,學生手辦的校園文化展示看板色彩明艷,精彩紛呈。迎面而來的是孩子們純凈的笑容和熱情的問候。早上入學的孩子自覺排成一隊,沿著校園大道的右側安靜有序地緩步前行。整個校園顯得安靜而有序,處處洋溢著一種文明的氣氛。這只是龍口實驗小學一天內的某一個場景,但也是眾多日常場景的縮影。“文明,在我們校園已成了一種習慣,文明禮儀處處彰顯。”由鳳秋說,孩子們的文靜有禮和老師們的文雅謙和,向人們展示出這所學校的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
龍口實驗小學作為全市唯一獲得“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的一所小學,有何獨特之處?對此,學校亮出了一系列享譽全國的先進做法:20世紀90年代,龍口實小曾因“大量讀寫·雙軌運行”教改實驗課題而享譽全國;30年來,堅持對這個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并且將閱讀拓展到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等所有學科,注重書香校園、書香家庭建設,不僅關注于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能力,更注重讓閱讀走向家庭、走向社會:連續10余年的親子閱讀月、好書漂流、“悅”讀之夜,讓實小處處書香彌漫。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龍口實驗小學校長王永平表示,立德樹人要注重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中讓學生自發生成基本的道德意識。如今,學校的“雙軌教學”思想延伸為“雙軌育人”理念,繼續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立德樹人”發揮作用。學校正有計劃地開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培養學生做勇于挑戰、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小公民。在2017年龍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實驗小學應聲而動,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系列主題德育活動,開展服飾儀容大檢查和“五米問好”活動、發放“家校共建文明城倡議書”、召開“創文明、勇爭先”主題班會,結合創城進一步提升師生文明素養。學校為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德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培育道德準則生成價值觀。
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得以正常進行的根本。龍口實小的“雙軌”課題研究也帶動了學校的教科研氛圍,培養起一批愛鉆研、會思考、勤耕耘的教師,在德育培養、社會實踐、公民教育、研究性學習等方面都在不斷進行探索。王永平說:“我們一方面要繼續狠抓教師的業務培訓,打造名師,培養骨干,發展青藍工程,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另一方面狠抓師德建設,樹立典型,學習先進,弘揚奉獻精神,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讓師德建設活動穩穩當當落地,踏踏實實見效,長長久久堅持。借力全國文明校園評選的光榮為動力,讓文明的花香溢滿校園,氤氳家庭,芬芳社會!” (YMG記者 李京蘭 通訊員 王萍 鮑香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