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12-06 16:50:12
“女人就要少說話,多干活,閉好自己的嘴”“女子就應該在最底層”“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網絡視頻中的這些奇葩言論,來自遼寧省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的“女德班”。這個班甚至還讓學員徒手擦糞坑,邊擦邊說“它臟,我的心比它還臟”。
這個打著“國學”幌子的“女德班”是一個怎樣的培訓機構?“女德班”為何能有其市場?又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
撫順“女德班”被叫停
針對網上傳播的“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辦女德班”視頻,撫順市委、市政府12月1日責成市教育局牽頭,成立多部門參與的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
3日,撫順市教育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辦學點立即停止辦學、盡快遣散包括“女德班”在內的所有學員。
對于這一處罰的依據,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因為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在審批地點之外的順城區會元鄉馬金村私自開班授課,未經教育部門批準,按照一證一址的要求,屬無證辦學,違反了《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二是“女德班”教學內容中存在著有悖社會道德風尚的問題。
據了解,涉事的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由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開辦。研究會于2011年4月由撫順市民政局批準成立,校長康金勝是研究會會長。學校還在全國一些地區設有分校,校長和老師也應邀在全國各地開展傳統文化公益講座。學校課程包括《弟子規》《了凡四訓》和女德學習班。
5日,記者來到涉事學校的辦公地點。發現這里已經暫時停業,門上貼有“道德講堂課程暫停,有快件請送唐裝坊”字樣。在隔壁的唐裝坊,營業員說:“道德講堂已經停課幾天了,什么時候恢復不知道。”
而在這所學校第37期“女德中級班”的招生簡介上,記者看到了這樣的課程描述:“封閉式教學期間保證全程參加,手機由學校代為保管,不穿高跟鞋,無論課上、課下、寢室、餐廳都不隨意閑談,不化濃妝,不披散頭發,不戴金銀等首飾……”
“女德班”為何有其市場?
這不是“女德班”第一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此前,一些地方“女德班”學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經常會提及“免學費”“感恩”“自愿反哺”“成功受益”這樣的關鍵詞。而曝光的授課過程中“現身說法”“下跪懺悔”“親子擁抱痛哭”的場景,讓很多網民不解,為何這種看上去就“很不好”的培訓班,還會有人報名?
記者調查發現,“女德班”背后有著一定的市場需求。僅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就在溫州、鄭州、三亞等地開辦有分校。學員有的是被家長送去學習的,有的是丈夫送妻子去學,還有的是被公司送去培訓的,也不乏自愿報名學習的。
在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開設的“懺悔改過”欄,貼滿了學員的“學習心得”。一位方姓學員寫道:“在2014年我被查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住院治療花了很多錢,最后傾家蕩產,病也沒看好。……2015年,我遇到了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拯救了我,使我不用再輸血,自身造血可以維持自己的生命活動了。從接觸傳統文化不到一個月,我就把藥停了。”
專家分析,“女德班”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女性對和諧美好家庭關系的向往和期盼。一些女性面對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朋友圈子在變小、傾訴對象在減少。但是,針對女性需求設置的傾訴和學習通道比較少,所以就催生了“女德班”等類似培訓班。
武漢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羅教講表示,“女德班”之所以有市場,也是因為打著“國學”的旗號。實際上,“國學”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倡導的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如果把傳統文化中的某些糟粕視為信條,那只是封建思想的沉渣泛起。
“女德班”帶來的反思
5日,遼寧省撫順市委、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撫順市,辦學內容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辦學機構僅此一家,下一步將對民辦培訓機構和學校開展全市排查,加強監管。
如何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專家建議一方面要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在制定準入標準、加強監督監管等方面還大有可為。同時,也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解決家庭教育、女性教育需求,不能讓類似于“女德班”的機構牟利誤人。
羅教講認為,全社會要更加重視女性在教育和溝通交流方面的需求,幫助女性更快適應角色轉換,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比如有的高校開設的“淑女班”,作為有意義的嘗試,也是教育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遼寧省實驗中學教研處主任趙志彥建議,教育部門、婦聯、社區、媒體都應該各司其職,開展工作。比如學校開設家長課堂、道德課堂,婦聯部門對有需要的女性進行輔導,媒體制作系列傳統文化節目等,對公眾進行正面引導,提高認知能力,解決自身困惑。
(新華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