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6-05 09:23:06
4日,濟南市文廣新局公布了首批濟南市非遺傳承示范社區名單,歷下區歷山路社區、市中區舜雅社區、章丘區三德范村等10個社區入選。這10個社區將被掛牌并分別給予2萬元資金扶持,未來它們將開展更為頻繁的傳承和培訓活動。
示范社區分兩類:項目傳承與傳習培訓
在歷山路社區,東舍坊高蹺隊已經傳承了120多年的歷史,每逢正月初六至十四,高蹺隊就全員出動,沿著趵突泉、泉城路、大明湖、百花洲轉場演出,每到一地都能吸引來大批市民圍觀叫好。在6月4日濟南市文廣新局公布的首批非遺傳承示范社區名單中,歷山路社區與濟南其他9個社區都入選在內。
這10個新出爐的非遺傳承示范社區被劃分為項目傳承類示范社區與傳習培訓類示范社區。其中,歷下區歷山路社區以東舍坊高蹺聞名,市中區舜雅社區長期開展剪紙、呂劇、京劇傳承活動,天橋區堤口莊社區的貓蝶富貴、四蟹燈有著穩定的傳承隊伍,萬盛園社區組織開展的社火臉譜傳習活動有聲有色,歷城區卷煙廠社區常年堅持楊班侯氏太極拳的習練,章丘區三德范村的芯子、旱船、秧歌、舞龍等多個非遺項目傳習活動紅紅火火,平陰縣孔村社區的太平拳、獨輪車、舞龍等多個非遺項目傳習活動都頗具特色,商河縣袁竇村更是歷史悠久的秧歌古村,鼓子秧歌遠近馳名,以上8個社區均被評為項目傳承類示范社區。
市中區秀文社區長期開展的濟南剪紙、濟南葉雕傳習活動,濟陽縣韓家社區開展的黑陶制作技藝培訓活動,在當地影響較大,成績比較突出,被評為傳習培訓類示范社區。
萬盛園社區里,孩子們正在學習制作社火臉譜。
每個社區將獲2萬元扶持資金
這些示范社區都有固定的傳承場所和培訓、排練的時間,例如舜雅社區就有一處60余平米的排練廳,用于呂劇和京劇業余團隊排練,另有一處100余平米用于濟南剪紙的傳習場所。剪紙傳承人肖桂花每周定期授課,吸引本社區居民和外國友人前來學習、參觀。呂劇、京劇業余團隊每周組織一次排練。萬盛園社區的侯氏社火臉譜非遺項目也有兩處傳承場所:一處位于萬盛園社區居委會內,大約60平米;另一處位于居委會對面,傳承人侯志新家中,面積約70平米。常年開展公益性展覽、體驗、培訓等傳習活動。
濟南市文廣新局非遺處工作人員稱,評選非遺傳承示范社區旨在提高非遺社區傳承普及率,擴大非遺傳承群體,提升非遺影響力。這次評選在今年4月初正式啟動,“每個縣區推薦1至2個社區,填寫《濟南市非遺傳承示范社區申報表》,提供推薦社區場所、設施等相關圖片資料,并出具推薦報告,市局對推薦社區進行評審,確定扶持名單。”
對于列為扶持對象的社區,每個社區將給予2萬元資金扶持。資金主要用于非遺傳承人授課補助、培訓場地服務、非遺傳承活動及相關費用。資金使用和監督管理遵照《濟南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執行。經費撥付縣區,由縣區撥付社區。
示范點傳習培訓每年不少于40次
除了資金扶持,濟南市文廣新局還將對這些非遺傳承示范社區掛牌并進行業務指導,作為濟南非遺傳承(傳習)活動示范點,傳習培訓類示范社區每年開展傳習培訓不少于40次,項目傳承類每年開展較大型傳承活動不少于3次。
今年9月,濟南將舉辦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這些非遺示范社區中的非遺項目也將被優先推薦參加其間舉辦的非遺展示展演活動。
“濟南市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切實搭建社區非遺傳承工作新平臺,形成以非遺傳承示范社區為中心,逐漸輻射、帶動周邊社區開展非遺傳習活動的良好格局,真正讓非遺在社區扎根,融入居民的現代生活?!睗鲜形幕瘡V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郭象崢表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