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8-06-11 07:42:06
海洋國家實驗室
青島新聞網6月11日訊(記者 徐愷 通訊員 王寧)“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作為新世紀海洋科技競爭熱點,將突破一批海洋觀測與探測關鍵技術瓶頸,打造透明海洋觀測平臺,確保國家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領域技術領先、自主、可控,推動海洋領域世界前沿重大科學問題的解決,為“海洋強國”戰略提供科技支撐。經不懈努力,海洋國家實驗室在此領域可謂碩果累累。
海洋觀測從“錄像回放”變成“現場直播”
突破深海數據實時傳輸技術瓶頸,實現深海數據長周期穩定實時傳輸。
基于2016年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研發的實時深海潛標傳輸系統的運行情況,2017年海洋國家實驗室對該系統進行了技術完善和標準化生產,現正在大范圍升級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潛標為實時傳輸潛標,目前進展順利。
此外,2017,海洋國家實驗室還自主研制了智能實時通訊潛標海試樣機,并于2017年11月成功布放于熱帶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海上試驗。截至當前,實時通訊鏈路數據通訊及傳輸一切正常,成功實現了深海上層流速、流向等剖面數據6小時間隔的實時回傳。
通過以上工作,科學家和業務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終端實時掌握深海大洋的動力狀況,對深海數據的查看模式從“錄像回放”變成了“現場直播”,初步實現了深海的狀態透明、過程透明、變化透明。
海洋國家實驗室鳥瞰效果圖
開展“深淵科學”布局搶占國際海洋科學前沿
“深淵科學”主要研究海斗深淵的生態環境、海底地質和海洋生物等,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海嘯預警等方面有重要意義,是國際地球科學尤其海洋科學的最新研究前沿。深度大于6000m的海域被稱為“深淵海溝”(Hadal Trench),人類只對其中零星地方進行了直接觀測,絕大部分未被探索,主要受限于大深度觀測平臺的技術發展。
海洋國家實驗室成功組織四次“萬米深海星空計劃”等多個共享航次,在馬里亞納海溝開展多學科觀測,搶占國際海洋科學前沿高地。
為世界氣候難題提供中國智慧方案
與此同時,實驗室在小尺度混合與能量傳遞、中尺度渦、大洋西邊界流、全球變暖減緩特征及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引領性的研究成果。
連續在《自然》《科學》等系列頂級學術期刊發表文章,顯著提升了我國在海洋研究、海洋活動、海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為開展世界氣候變化研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海洋國家實驗室
海洋資源發現歷程不斷加速
在“透明海洋”工程實施下,深海海山、熱液、冷泉探測取得突破,在馬努斯海盆首次發現2個國際上未見報道的熱液區;在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可燃冰”,在國際上首次使用原位拉曼光譜數據證實快速生成的天然氣水合物并非單一的籠型結構。
深海生態系統獲得新認知,首次自主開展雅浦海山生物和生態系統調查研究,獲取了諸多生物多樣性和初級生產數據;成功開展現場原位實驗與深海生物活體培養;首次在熱帶西太平洋開展大規模潛標觀測研究,實現對西太平洋邊界流和赤道流流量、流速及其結構的長時序連續觀測。
未來,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堅定不移地實施“透明海洋”工程,從觀測探測技術裝備、預測預報技術體系、大數據及應用等方面予以統籌規劃、組織實施。通過協同創新研究,提升全球海洋(包括極區)以及“兩洋一海”的信息獲取能力、預測預報能力及信息服務能力,在系統研發核心觀測裝備基礎上,重點開展海洋綜合立體觀測體系構建、海洋多圈層能量與物質循環過程及多運動形態相互作用、海洋環境預報與氣候變化預測模式及預報系統、海洋軍民融合系統以及海洋資源勘測、探測等多項任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