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溫隨筆
2018-06-27 20:30:06
問這句話的,是朋友阿波家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
前幾天晚上9:30,小朋友練完鋼琴課以后,問阿波:“爸爸,我的快樂為什么越來越少了?誰偷走了我的快樂?我以前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為什么現(xiàn)在怎么樣都不行了呢?”
孩子的這個問題,讓阿波很感慨,他為此還在朋友圈寫了一篇小文。
“兒子,快樂可是個哲學論題!想法越多,追求越多,困難越大,快樂就會越少。想把任何事情學會、做好都沒那么簡單。想要A+,就只能多學,學扎實。”在阿波看來,“孩子關(guān)于快樂的疑問,跟各種輔導班、各種作業(yè)有密不可。那天剛上了鋼琴課,新的內(nèi)容練習起來總是很難,錯誤不少,孩子挨了不少訓。當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多學點才能,多長點本領(lǐng),可這一切真的能讓孩子未來更快樂嗎?我們?yōu)槿烁改钙鋵崨]有確切的答案。”
阿波這是比較理智的家長,對于孩子不快樂的提問,能夠及時分析和觀察反思。但在有的家長那里,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看過阿波的這篇小文章沒幾天,又看到同事小韓在朋友圈里說了另外一個故事。
當時小韓正好帶著女兒上舞蹈班,看到門口一對看上去年紀不小的夫婦,在當眾大聲訓斥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罵她上課不認真,陽奉陰違云云。小女孩抹著眼淚,可憐兮兮地解釋說自己也想好好練,可就是做不到,那個女家長上去就是一巴掌:別在這丟人現(xiàn)眼了,不想練以后別來!
小韓看不過眼上前調(diào)解:小孩子都這樣,慢慢來,別心急。又安慰那個可憐的孩子:舞蹈是給自己學的,將來像白天鵝一樣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多好……
話音未落呢,女家長哼哼甩過一句:別管她,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小韓說,看著那張仍然怒氣沖沖的臉,自己也很感慨——孩子是好孩子,真正該進培訓班的是家長。
看過此事,我也心有戚戚,如果孩子每天面對的家長,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想真正快樂起來恐怕是太難了。
看到這里,想到自己家上四年級的小溫同學,就此以記者身份進行了提問,于是有了下面的提問和回答。 問:你快樂嗎? 答:一點不快樂。 問:為啥? 答:壓力太大。 問:啥壓力呀?你的壓力來自爸爸還是媽媽啊? 答:都有,你讓我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成功的人,我老媽每次在馬路上看到豪車,就讓我長大多掙錢給她買一輛…… 小朋友的回答有玩笑的成分,提問完畢,我和小朋友都笑了。
后來我又問小朋友:那你什么時候最快樂?他說:玩的時候。我覺得這是孩子的心里話。
但遺憾的是,現(xiàn)在城市里真正能讓孩子放開玩的時間,已經(jīng)是越來越少了。隨便到哪個班里問問,孩子們每天課余時間以及周末、寒暑假,基本都被各種課外班占滿了,一周少則一兩個,多則五六個。
有時候我也很好奇,對于加個班都不情愿的大人們來說,每天把孩子的課余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是不是充分考慮過孩子們的感受呢?
下面的一則調(diào)查也耐人尋味。
香港小童群益會前不久做了「運動與快樂——香港兒童快樂調(diào)查2018」,對象為6~18歲兒童,共837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61.6%兒童感到「快樂」,29.2%兒童感到「一半一半」,9.1%兒童感到「不快樂」。調(diào)查亦指出,6至8歲兒童的數(shù)值連續(xù)兩年下降,平均分由2016年的8.04分,下降至2018年的7.42分,減少了7.7%,顯示出兒童愈見不快樂。
同時調(diào)查指數(shù)顯示,兒童每星期進行中等至劇烈強度身體活動的時間越長,快樂程度就越高,學習壓力也就越小。香港小童群益會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醫(yī)生建議,「家長應(yīng)避免讓興趣班及補習班充塞子女的課余生活,應(yīng)在運動、娛樂與學業(yè)之間取得平衡」。
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我跟教育界接觸比較多,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家長們熱衷于用課外班占領(lǐng)孩子們的業(yè)余時間,而教育界人士對此卻是比較冷靜,多是持保留意見,甚至是不客氣地潑涼水。
上學期期末寒假放假前一天,我去濟南市經(jīng)緯小學,做了個家委會方面的交流。當時該校的吳昳嫻校長跟家長們有個交流,她的一段話我現(xiàn)在記憶猶新。
“我建議大家把寒假真正地還給孩子,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美,比如風是什么樣子的,花是什么樣子的,雪是什么樣子的……”
吳校長說完后,還特別跟家長們強調(diào):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是讓孩子學會感受生活之美的最重要的階段。不要把這寶貴的課余時間和假期,都用在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上。她還給家長們提供了諸多的選擇,比如讓孩子自由閱讀,陪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帶孩子出去旅游……
說實話,當時我在邊上聽到這番話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驚訝。估計跟很多家長的心理預期,也是截然相反的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生活即教育。
對于孩子們來說,其實快樂很簡單,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可能就會讓他們散發(fā)出大大的快樂。阿波在小文里也寫到:放學騎車接兒子,兒子坐在橫梁上,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不肯下來,他很快樂;他躺在地板上連接電線,連上又剪掉,再用膠帶連上,專注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很快樂;在稀飯里,多加一勺蜂蜜,他就會很快樂。
現(xiàn)在回頭想想,我們小時候在農(nóng)村,放了假,作業(yè)寫完,大多數(shù)的時間是在田野里玩,或者干農(nóng)活。躺在地上看天上的云卷云舒,到果園里摘果子,下河游泳,看著牛兒津津有味地反芻,去趕擁擠的臘月大集……現(xiàn)在回頭想起來,真正印象深刻的,或者說詩情畫意的美好快樂記憶,都是點點滴滴的這樣一些畫面,誰還記得小學的寒暑假作業(yè)內(nèi)容呢?
現(xiàn)在城里的孩子衣食無缺,但跟我們小時候比起來,真正對自然和生活的體會和感知,恐怕就要少太多。暑假帶小朋友回老家的時候,雨后村頭的水流,就讓他興奮地玩了半天。再往遠里想一想,等到他們長大了,對于假期的回憶如果只有各種輔導班,恐怕也會是一件很乏味很無語的事情。
當然不可否認,孩子們不快樂,在很大程度上也跟現(xiàn)實的升學競爭壓力也有關(guān)系。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幸福地成長。但真正等到孩子長大了,上學了,家長們反而開始變得更像假家長。各種培訓機構(gòu)的煽風點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觀點的助推,讓家長們變得無比焦慮。而這種焦慮,往往不是自己消化,而是以關(guān)愛的名義,裹挾著工作生活的壓力,都傳遞給了孩子,孩子們又怎么能快樂呢?
阿波在小文中提出一個問題:究竟是我們當家長的給了孩子更多快樂,還是抹殺了他們的快樂?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做家長的深思:我們自己是不是還具備快樂的能力?有沒有教給孩子快樂的能力?孩子的快樂,對我們來說是不是還那么重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