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線濟南
2018-07-15 07:50:07
一個城市的溫度在哪里?有學者這樣定義: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溫度的城市”,邏輯上一定包含了“自然溫度”“社會溫度”和“人文溫度”的內涵。
“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深入推進平安濟南建設,傾情傾力保障改善民生,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為濟南發揮和諧穩定優勢,在共建共治共享上實現新突破指明了方向。牢牢秉持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呼之欲出——
【平安城市的溫度】
凝聚基層治理合力亮出泉城新名片
近日,市中區七賢派出所接到一起盜竊案件報警,犯罪嫌疑人企圖盜竊4.2萬元現金及金銀首飾,被發現后逃得無影無蹤。從接警到鎖定嫌疑人破案,前后僅用1小時——迅速破案的“法寶”,正是受害人家門口的“云眼”監控。
今年以來,濟南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基本形成了“一總兩分三平臺”的工作架構,打造了“市中云眼”“雪亮章丘”“智慧大橋”等工作樣板,全市視頻監控總數達到了28萬余個,部分縣區實現了社會面視頻監控資源的集成應用,有力提高了治安防控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截至去年底,濟南連續7年保持“命案全破”,2017年,安全城市綜合排名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3名,“安全泉城”成為濟南另一張新的名片。
“濟南正在推動綜治工作由事后處置向前端預防轉變。”市綜治辦副主任鹿霆說。縣區級綜治中心建成率75%、街鎮綜治中心建成率94.4%、村居綜治中心建成率86%、建立11042個基層治理網格……一組組數字顯示,各級綜治中心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指揮部”作用充分發揮,濟南在打造“全市一張網”、凝聚基層治理合力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市委第十一屆五次全會吹響了前進的號角,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濟南”,為省會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張藍圖已經鋪就——
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以街鎮綜治中心示范點建設牽動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年底前實現各級綜治中心建成率100%;
打破條塊、部門之間信息壁壘,大力推進社會面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明年實現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積極探索“雪亮工程”惠民應用的途徑辦法,推廣“智慧大橋”經驗,把視頻監控通過電視機頂盒、手機APP接入千家萬戶,構建“戶戶都是監控點、人人都是治安員”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要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貫穿于公安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扛起優化營商環境的職責使命,為優化全市‘安商護商惠商’的營商環境貢獻公安力量。”在近日召開的全市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動員大會上,全市公安系統接到了新任務。他們將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打黑惡霸痞、涉槍涉爆、八類案件等重點刑事犯罪活動,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的安全感。
“我們將探索信訪與仲裁、訴訟、人民調解的銜接工作,著力打造信訪矛盾多元化解平臺。”市委副秘書長、市信訪局局長李本海表示,市信訪局全面服務保障城市更新發展,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推動有關部門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穩定風險評估,牽頭組織專題調研,形成推進突破辦法,當好社情民意“第二研究室”;依托信訪信息大數據平臺,持續開展矛盾糾紛“拉網式”排查,跨前一步消解信訪隱患。
【社會保障的溫度】
讓群眾享受社會發展成果
和諧穩定的優勢,要有良好的社會保障作為基礎;傾情傾力保障改善民生,就要把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
今年以來,我市推行了職工醫保二次報銷制度,對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2萬元以上、40萬元以下的合規醫療費,分段再給予60%、70%的報銷,切實解決了大病患者醫療負擔過重的問題。下半年還將把國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的政策落實到位,并繼續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為符合條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
“作為與群眾切身利益和保障需求緊密聯系的民生窗口單位,我們從做好社保業務經辦入手,讓參保人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滿足保障需求,獲得感越來越強。”市社保局副局長劉航英介紹,近年來,我市連續提高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和居民醫保年度財政補助標準,對居民參保人的保障力度有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對標市委對社會治理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的新要求,市民政局局長張洪武告訴記者,民政部門將立足自身職能定位,全力實現“三個突破”——
實現基本民生保障突破
通過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加快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等舉措,確保兜牢民生底線;
實現養老服務提升突破
加快全市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爭利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上水平;
實現社區治理服務突破
改善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加強社區協商民主程序化、制度化建設,推動實現民事民議民決,將城鄉社區打造成為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化宜居社區,讓社區居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脫貧攻堅的溫度】
確保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小康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已經建立起橫到邊、縱到底的多元主體幫扶體系,落實“一鎮一案一團隊、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干部”,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市委、市政府出臺了“脫貧攻堅40條”,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出臺了38個專項實施方案,作為部門行業脫貧攻堅的“路線圖”“時間表”。市扶貧辦與有關部門單位先后制訂了醫療精準扶貧、“插花式”貧困人口脫貧、就地就近就業、社會力量扶貧、孝善扶貧等56個具體實施意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1+38+56”脫貧攻堅政策體系,確保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社會各界、各方各面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我市積極推行農村貧困學生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資助,資助貧困生1.8萬人次、3600余萬元。深入實施健康扶貧,細化完善從查體、診療、住院、結算到居家護理等全過程制度鏈條,重點解決慢性病長期服藥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高難題,已有3萬多人次貧困群眾受益、幫扶金額3000多萬元。著力推進就地就近就業,通過政府公益崗位安置、“就業扶貧車間”吸納、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等措施,實現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和轉移就業3萬多人次。 在市委副秘書長、市扶貧辦主任吳興金介紹,下一步,濟南脫貧攻堅還要實現四大突破:
脫貧鞏固提升要有新突破
對2017年底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后繼續享受政策的已脫貧人口,持續做好跟蹤摸底督導,保持幫扶力度不減、政策不變、幫扶人員不撤,提高穩定脫貧水平;
特困群體幫扶要有新突破
對老年人、殘疾人、重慢病患者等特殊貧困群體,積極實行資產收益、農村低保、實物供給、孝善養老、鄰里互助等措施,大力推進保障性扶貧,確保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殘有所助、生活有兜底;
貧困村人居環境要有新突破
繼續用好各類扶持資金,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進一步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重點抓好貧困村“五通十有”基礎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南部山區脫貧攻堅扶持要有新突破
對貧困人口相對集中、脫貧任務較重的南部山區實施政策傾斜,在扶貧資金、產業項目等方面予以扶持;同時根據南山“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定位,將脫貧攻堅與生態補償相結合,通過開發保潔員、護林員、河管員等公益崗位安置貧困群眾就業。
【共享發展的溫度】
既謀當下,更謀長遠
2017年,濟南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城市氣質、面貌、功能有了質的飛躍。但文明創建工作并不是一場畢其功于一役的“閃電戰”,而是一場需要久久為功、持續取勝的“持久戰”。 文明促進,既要謀當下,更需謀長遠。“今年,我市印發并實施《濟南文明城市建設3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3年300件實事,將帶動濟南市精神文明建設各個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市文明辦副主任蘇慶勛表示,我市將繼續保持創城工作標準不降、隊伍不散、經費不減,毫不松懈地抓常態長效、抓工作創新、抓鞏固提升。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網格化、精細化、智慧化、法制化”。突出抓好鄉村文明行動的深化拓展。實施“百鎮千村”建設示范工程,推動2020年全市80%的村鎮達到縣級及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標準。
城市發展碩果累累,更要讓百姓嘗到“甜頭”。“把精品力作奉獻給人民”,是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莊巖始終強調的主題。該局組織引導藝術院團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濟南解放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大主題和歷史節點開展藝術創作,聚焦現實題材,弘揚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講好泉城故事,重點推出呂劇《生命日記》、音樂劇《不一樣的焰火》、京劇《大舜》、兒童劇《童年》、舞劇《乳娘》等現實題材和優秀傳統文化題材舞臺藝術作品。“我們將根據專家和觀眾的意見,不斷打磨提升,使之成為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以優秀作品回饋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莊巖說。
濟南有著雄厚的競技體育實力,各項國際、國內賽事成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堅持建設體育強市,需求優勢項目突破的同時,全民健身從未掉隊。市體育局副局長劉巖介紹,為滿足市民日益提升的健身需求,市體育局不斷提升健身場地數量和質量,打造15分鐘健身圈。“接下來,市體育局將繼續貫徹落實《山東省全民健身條例》,在現有品牌賽事基礎上,策劃申辦更多全國性、國際性大型體育賽事,讓城市充滿生機、充滿朝氣、充滿活力,拉動體育產業發展。在精準扶貧方面,做好城市社區和農村體育工作,將更多資源和資金、更多的指導服務、更多的項目活動投向基層,做好體育部門扶貧、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工作,推進體育健身常態化、制度化和生活化。”
在平陰綠澤畫院,一塊塊樸實無華的石頭在殘疾人雕刻師陳澤忠手里變成了精美藝術品,這不僅為他帶來了收入,也成就了他的藝術夢想;在市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坐在輪椅上的女孩郭穎穎注冊了屬于自己的公司,實現了創業夢想……共享發展,筑牢民生之基。近3年來,全市各級殘聯扎實推進“十百千萬”工程,救助殘疾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5000余人次,培訓殘疾人2.5萬余人次,舉辦殘疾人招聘會100余場,殘疾人新增就業6045人,建成1186處殘疾人康復指導站和康復站,實現了市、縣區、鎮(街)和村(社區)四級康復服務網絡全覆蓋,為殘疾人提供精準康復服務70余萬人次。未來5年,市殘聯將著力完善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加強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營造殘疾人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帶領殘疾人兄弟姐妹與全市人民同步邁向全面小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