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8-09-21 14:55:09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于泓 圖/孫志文)
在很多家長看來,讓孩子去當個醫生是不錯的選擇,有專業知識,將來能夠照顧老人,同時也有著穩定的收入。但醫生并非只有一種,作為家長,你是否愿意讓孩子去當一位傳染病醫生,就是那種一旦發生疫情,要沖到第一線的人?
今年51歲的孫麗梅是青島市胸科醫院的主任醫師、胸三科主任。從1992年大學畢業算起,孫麗梅已經在青島胸科醫院工作了26個年頭,經歷過“非典”,也帶隊抗擊過“甲流”。
當醫生的時間太久,選擇進入結核病領域時父母的態度,孫麗梅已經記不大清,但是她自己明白,醫生就是醫生,無論選擇了哪個領域,治病救人就是天大的責任,輪不到自己“挑肥揀瘦”。
好醫生既要醫病更要“治心”
9月18日一早,孫麗梅早早來到了醫院,開始查房。一百年前,結核病作為一種不治之癥,人人談之色變,盡管近代人們已經降服了這一“病魔”,但其余威仍在。就拿胸科醫院收治的結核病人來說,甚至有一些患者家屬都不敢到醫院探望病人,胸科醫院的大夫就成了病人們全部的希望。
孫麗梅:“一般得結核病的病人,情緒都相當低落,所以我們會格外關注病人的心理問題,定期給病人做一些心理上的疏導。”
“別人根本不清楚,我在那個階段經歷了什么,是孫醫生幫助我走出來的。”小宋是孫醫生去年3月收治的一位重癥肺結核病患者。他家境并不富裕,父親幾年前已經病逝,母親身體也不好,自己確診為肺結核后,朋友們也不敢來看他。雪上加霜的是,女朋友在自己最需要關愛的時候離他而去,接連的打擊,讓小宋一度想放棄治療。
在知道了小宋的情況之后,孫醫生一面治療小宋的身體,另一方面也經常找時間為小宋做心理疏導。因為沒有家人照顧,孫醫生有時候還會自己做些飯菜給小宋補充營養。談不上多么驚天動地,就是這一點點的小事,解開了小宋的心結。
孫醫生還記得,小宋出院那天送來了一個大大的花籃。但對于醫生來說,真正讓她覺得有成就感的是,看到了自己的患者重獲健康,重拾自信。
胸科病房同樣是“戰場”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結核病盡管可怕,但算不上急癥,吃藥、輸液就能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每年收治的急重病人并不少。”孫醫生說,胸科醫生同樣要接急診,有些由結核病引起的咯血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救治,很有可能會引發窒息。每位醫生都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對于胸科大夫來說,他們見識過的血,并不比外科少,甚至救治環境會更加復雜。
2013年春節前一周,孫醫生就收治了一位從外院轉來的“特殊”患者。年僅25歲的小伙子,嚴重營養不良,體重還不到80斤,在外院接受完腸梗阻手術之后,小腸只剩60厘米,腹部有兩個造瘺口,全身多器官患有結核病,夸張點說整個人已經能算是“腸穿肚爛”。
“家屬已經接到過好幾次病危通知書了,轉到我們院的時候,能看得出來,孩子的父母已經不抱希望。”對于這個病人,孫醫生記憶猶新,不單是因為患者年輕,而且像他這樣身體狀況如此惡劣,發病器官如此之多的情況,在孫醫生二十多年的從醫生涯中,都屬于罕見中的罕見。
“哪怕有一絲的希望,我就不會放棄這個病人。”孫醫生說,她是個對治病有些偏執的人,無論病情是否惡劣,只要患者一息尚存,當醫生的就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拼上一拼。
“初期藥物治療效果并不明顯,后來我們馬上轉換了治療方案,對病人進行氣管插管,先保障他的呼吸。”孫醫生說,在插管過程中,病人劇烈地咳嗽,使大量帶血的痰液從插管處噴出,這些帶有結核菌的痰液就直接噴到了她的衣服、帽子甚至口罩上。
雖然知道自己也很危險,但作為醫生,絕不能中途放棄自己的病人。直到幾個小時后,病人的病情終于穩定下來,孫醫生才去換下自己被污染的衣服。
在胸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堅守近一個月后,這位年輕的病人最終脫離了生命危險,先后拔出了尿管和胸腔閉式引流管,腹部手術切口也生長良好,成功轉入了外科普通病房進行后續治療。
病人病情穩定后,之前參與過救治他的外院醫生都覺得這是個奇跡。但奇跡這種東西,其實是對敢拼搏、肯努力之人的嘉獎。
面對疫情 她是第一批沖上去的人
除了每天應對各種各樣的結核病人,孫醫生所在的胸科醫院,同時擔負著抗擊疫情的責任。2009年春天,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發并迅速蔓延,胸科醫院被確定為該病的定點救治單位。孫麗梅作為醫院應急梯隊第一梯隊隊長,立即帶領梯隊成員沖在了抗擊甲流的一線,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倒是沒有怕過,也沒有想過自己,我是醫生,這是我的責任。”作為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在十天的時間里,孫醫生和第一梯隊的其他醫護人員一起,負責疑似甲流患者的救治和護理。
如果說,在抗擊甲流中,孫麗梅是一位全副武裝的戰士,那她的女兒,可能是她唯一的軟肋。“我記得有次孩子跟著她爸爸來看我,按規定只能到隔離病房之外,孩子給我帶了一大包零食,但根本沒時間長談,匆匆見上一面,就只能再回去。”說到這些,孫醫生停頓了一下,沒再說下去,只是在強調,“我是醫生,這就是我的責任。”
結合內分泌 救治更多的結核病人
其實,作為母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孫麗梅的缺席幾乎成了一種常態。女兒三歲那年,她被派往北京進修內分泌專業,整整一年的時間,只能跟孩子見上幾面。
“回來看孩子的時候,能感覺到孩子有點不認識我了。”孫麗梅說,那時孩子看她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普通的阿姨,孩子在笑,她這個當媽的的眼淚卻繃不住了。
但這短暫的分離是值得的,一年的進修之后,孫麗梅在結核病治療過程中,結合了內分泌科的相關經驗和做法。根據胸科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糖尿病患者引發的結核病成上升的趨勢,為了更好地救助患者,胸科醫院結合內分泌相關專業知識,不斷地改良著治療方案。
今年51歲的孫麗梅,距離退休還剩不到4年時間,時間緊迫,談到今后的計劃,她希望在做好自身業務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前輩的傳幫帶作用,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代,幫助青年醫師快速成長。
孫麗梅希望在做好自身業務學習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前輩的傳幫帶作用。
每天,孫麗梅總是會早早來到醫院,挨個病房走一遍。
對于孫醫生來說,真正讓她覺得有成就感的是,看到了自己的患者重獲健康,重拾自信。
孫麗梅在胸科醫院工作了26個年頭,做醫生的初心她始終牢記在心。孫麗梅:“我是醫生,我的責任就是治病救人。”
她就是胸科病房里的“戰士”——孫麗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