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18-11-21 09:22:11
張傳勇展示回收農藥瓶時的現場照片
花費3萬元,銷毀掉9萬元收來的5噸廢棄農藥瓶后,濟南中醫張傳勇一家的生活回到原點。
一堆散發刺鼻氣味的農藥瓶,幾張收購傳單,以及他曾經的焦慮,讓張傳勇成為曾經的新聞人物。3個月后,重提此事,妻子高秀云說,公益難以為繼。
3個月前,全家人在為這堆花巨資從農民手里收來的藥瓶犯難。這起率性而為的公益之舉,被有的村民質疑賺差價掙大錢。
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如今歸于沉寂。
“這得花多少錢”
初冬的大龍堂村,躺在山峪里,這里位于濟南市歷城區彩石街道辦事處,不遠處的寬闊水域是狼貓山水庫。循著村民指引,張傳勇的中醫診所并不難找。二層診所還是那個診所,旁邊已空蕩的庫房,已無3個多月前的熱鬧。
張傳勇在發起這場“收購廢農藥瓶”行動前,在這一帶就很有名氣,其醫術吸引萊蕪、淄博、章丘等地患者慕名求醫。今年54歲的他,保持固有的生活規律:每天上午8點到11點坐診,下午爬山或外出。
收廢棄農藥瓶,是件全家參與的事情。張家是村里的中醫世家,到張傳勇這輩,已是四代行醫。其父張文修,8歲起習醫,堅持坐診到79歲,兩年前徹底退休,此后喝茶聽曲,頤養天年。
81歲的張文修精神矍鑠,當年靠最拿手的醫術讓老診所門庭若市。這些年積攢的一摞摞錦旗,被他堆在庫房角落,蓋滿灰塵。今年,他參與了兒子張傳勇發起的公益活動。
張傳勇和妻子在村里的小溪邊散步,小溪里的水流向狼貓山水庫。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劉玉樂 攝
說起緣起,張文修回憶,去年有一天,張傳勇告訴自己,“想給村里做點事兒”。大致看法是,感覺隨意丟掉的農藥瓶正在污染水源和田地。他想自費收購廢舊農藥瓶,發動村民把田間地頭和山體水庫散落的瓶子收集起來。張文修鼓勵說,“你做的事情,完全支持你,但我可沒錢贊助”。張傳勇回答,“有您口頭支持就行”。
收購農藥瓶的高峰期,張文修看到來送農藥瓶的人多,就過去搭把手,幫著清點數量。張傳勇讓他趕緊回家歇著,讓送瓶子的人自己清點。
父親的房子院門,正對著診所大門。張文修坐在門洞里,看著漸漸堆高的庫房,有些犯愁,憂慮道:“這得花多少錢。”
索性就做場公益
張文修的擔心,并非多余。
張傳勇收購廢農藥瓶,拿出真金白銀,僅敞開收購第一天,就支付了22729元。
張傳勇做件好事的想法,得到整個家庭的支持。最初,先與妻子高秀云達成共識。平時他坐診,她抓藥,在看病之余兩人爬山。看到農藥瓶被隨意丟在田間、水源和林地里,有些還有尚未用完的藥液。尤其在狼貓山水庫周邊的藥瓶,讓夫婦倆覺得“這就是在自殺”。
張傳勇說,沒有明確的證據指明,農藥瓶對周圍居民健康產生直接傷害。但行醫30多年,感覺最近十多年,疑難雜癥確實增多了。“看到青山綠水旁有農藥瓶,感覺不舒服。”
僅靠自己的力量,很難把這些農藥瓶撿完。張傳勇想,索性就做場公益,發動村民們一塊參與。考慮到別人不會白撿農藥瓶,就明碼標價、出資收購:農藥瓶1元一個,農藥鋁塑袋0.5元一個。
初始時害怕知道的人少,他印了幾百份傳單,跑到周邊的四所小學,央求校長布置給班主任,讓孩子把傳單帶給家長。
讓張傳勇始料不及的是,來送廢舊農藥瓶的人太多了。高秀云生出了擔心:“錢別不夠用了,喊了出去,再兌現不了,就真的說話不算話了。”后來,她不得不拿出銀行卡,又提了幾次錢。
張傳勇在診所旁邊租賃了鄰居呂仁義的一間閑置房屋,用于存放藥瓶。藥瓶堆到了房頂,最終結算房租時,張家掏了5000元。
被質疑靠收購牟利
張傳勇收購農藥瓶這件事,引發周邊村民不同看法:支持者認為這件事做得好;也有人懷疑,他用這種方式牟利。高秀云耳聞過這樣的話:“有的人說,人家張傳勇在市里認識人,賣給政府能掙錢。”
在明細單上,盧騰志是眾多賣農藥瓶者的一個。他當天送來200個農藥瓶、35個農藥袋,總費用是217.5元。66歲的盧騰志是路相村人,帶著本村兩人一塊送藥瓶。盧騰志認為,張傳勇做了件好事。“農藥瓶隨處亂扔,確實污染水源。過去發生過牲口嚼了農藥瓶后被毒死的事情。”盧騰志等三人撿拾的農藥瓶主要來自水源邊上,“農民灌上水,兌好藥,就將瓶子隨手扔。”
整個收藥瓶過程中,從未有送藥瓶者提出“不要錢支持這項活動”。張文修笑談:“不多虛報就不錯了。”原來,在大龍堂村收購點都由送藥瓶者自己清點報數。
張傳勇對村民響應公益活動的看法是:有償收購,是一開始自己提出的;能送來農藥瓶,就是支持。參與撿拾的,都是老年人和婦女,費用是他們應得的,不能讓人白干,應該有報酬。
如今回過頭看這項活動,幾乎所有受訪者都相信這是公益之舉。
公益的成本與成果
遠近農田、水域、樹林里多年積攢的農藥瓶,幾乎被清撿一空。
真正讓張傳勇和這個中醫世家受到關注,是他們所遭遇的“處理之難”:多達5噸的廢棄農藥瓶,堆在租來的房子里,處理成為棘手問題。
張傳勇從2017年10月份開始收購農藥瓶,到今年5月結束。隨著氣溫升高,房間里散出的味道越來越濃。聞著刺鼻味道,張文修、高秀云心憂如焚。
今年6月13日,張傳勇手寫一份申請,稱“自費收集彩石片區的農藥瓶。現無法處理,懇請有關部門給予想辦法妥善處理為宜”。此事,引發媒體廣泛報道。最終,在朋友幫助下,本土環保企業濟南云水騰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意進行處理。
這家企業的業務代表高楚澤回憶,6月的一天,接到張傳勇打來的電話,口氣倒是很沉穩,沒聽出焦急的味道。此前,已有人打好招呼,公司能承擔這項業務。隨后,雙方簽訂《危險廢物委托處置合同》。今年7月3日,開始進行轉運。廢舊農藥瓶被運至濟陽仁風鎮的處理基地,高溫焚燒。
運費和處置費用,都需張傳勇自己擔負。其中,運費和人工裝卸費花了4880元。全部農藥瓶重達5噸多,處置費用3萬多元。張傳勇回憶,費用當時定的8000元錢一噸,對方考慮到個人搞公益,最后按6000元一噸收。
這家企業的一項中標公告顯示,中標的實驗室危險廢物處置等的價格在1萬元/噸以上。
“心里拔涼拔涼的”
3個月后的一天上午,飄滿草藥味的診所里,一張長椅上坐滿等待問診的病人和家屬。11點多,張傳勇甩下一句“吃吃看,好了就別來了,不好再回來”后,終于有空閑聊這件事情。
能把歷年積攢的農藥瓶收集起來并銷毀,是收獲。但張傳勇并不滿足,妻子也不順心。在活動開始時,傳單上已寫明自己的希望和訴求:“我強烈呼吁:一、相關部門對丟棄農藥瓶、袋引發的環境污染和安全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二、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應法規和制度,鼓勵農藥生產廠家回收農民手中的農藥瓶、袋。要通過集中統一處理等形式,妥善處理好農民丟棄的農藥瓶、袋。”
他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曾設想,從歷城區到濟南市,再到山東省,都關注農藥瓶亂扔的現狀。能形成機制并加以解決,再還青山綠水。
高秀云打理著新進的藥材插話:“我們的遭遇,確實引發關注和討論。”但持續一段時間后卻再無人提起。這一起中醫世家發起的鄉村公益,最終沒能推動改變。
讓高秀云頗為不滿的是,有媒體報道中一女專家稱“自費收購農藥瓶的事情已觸犯法律”。“當時聽到這句話,我腦子里浮現出的畫面是小品《扶不扶》的鏡頭。”
張傳勇接茬說:“應該是心里拔涼拔涼的。”高秀云又甩出一句:“后來,有人打電話問還收不收藥瓶,我回復說,不敢再干了。”
下午結束坐診后,張傳勇一如既往地爬山。本已難覓農藥瓶的山體和水域里,又增添了新瓶。
“瓶子問題”,張傳勇還想再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關注一下。(記者蓋幸福)
原標題:5噸廢農藥瓶,一場公益未盡之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