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威海新聞網
2019-01-11 11:59:01
■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201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于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通知》,支持威海、連云港等10市和天津臨港、上海崇明等4個園區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根據區位優勢不同,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均有特定任務,側重點和落腳點各有不同。威海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主要任務是發展遠洋漁業和海洋牧場,傳統海洋漁業轉型升級以及與海洋醫藥、生物制品業融合集聚發展模式創新。
■“1+3+N”協同創新
圍繞創建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采取多種方式加快各類創新資源集聚,“1”是指國家威海創新中心實體公司;“3”是指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國家制造業(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N”是指鼓勵和引導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以互相參股、互動融合的方式加入,不斷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目前,三大平臺協同推進平臺和項目60多個。其中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圍繞網絡空間安全、海洋電子與智能裝備領域、無人智能系統,引進中國電子信息聯合會(山東)研究院、可信計算研究中心等12個高端平臺項目。哈工大創新創業園已建立機器人與先進裝備技術、中歐膜技術等4個研究院,正在籌建新材料、新型汽車等4個研究院,2019年12個研究院全部建成,正在組建實體企業11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建立醫學影像研發中心、體外診斷研發中心等6個技術創新平臺,啟動心臟起搏器、手術機器人等11個項目。
■“海貝分”個人信用積分
圍繞構建以個人信用積分為核心的個人信用評價標準體系,我市推出“海貝分”個人信用積分。“海貝分”采用千分制,每人的原始分數為1000分,分為AAA、AA、A、B、C、D六個級別。個人表彰獎勵、志愿服務、見義勇為、義務獻血、慈善捐贈等信息作為加分項;個人行政處罰、失信被執行人、偷稅漏稅、考試作弊、黨紀政紀處分等信息為減分項。“海貝分”以正面激勵為主,對信用級別高的群體,在教育、就業、創業等領域給予重點支持,在提供公共服務、評先選優、行政管理等過程中,實行綠色通道、容缺受理、免交押金、優先便利等優惠政策。
■市長國際經濟咨詢委員會
為集聚國內外精英人才,打造高端新型智庫,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建設,我市成立市長國際經濟咨詢委員會。首屆咨詢委員會成員由世界500強、知名跨國公司、著名國際組織和商協會、國際國內知名智庫、境外知名咨詢(服務)機構的15名高管、專家和知名人士組成。2018年5月27日,首屆威海市市長國際經濟咨詢委員會年會正式召開,15名咨詢委員會成員圍繞“威海城市國際化建設的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發表演講,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有力助推我市城市國際化建設。
■招商“服務大使”
圍繞營造國際化、便利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我市推行招商“服務大使”制度,建立完善的政策咨詢機制、信息傳導機制和協調服務機制,更加專業、精準、高效、系統地服務招商引資項目和外來投資企業。市級招商“服務大使”由56個部門、單位的113位工作人員組成,縣級招商“服務大使”隊伍500余人,形成市縣鎮三級聯動的服務機制。招商“服務大使”服務范圍覆蓋全市所有招商項目和外來投資企業,有效提升我市營商環境水平,助力招商引資工作。
■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2017年,商務部啟動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考核認定工作。目前我市獲評4個基地:威海市海洋食品基地、文登區家紡出口基地、高區服裝出口基地、環翠區漁具出口基地。
■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8年7月24日,國務院同意在北京、威海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我市成為山東省繼青島之后第二個獲批的城市。獲批后,我市在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直購進口方面將享受特殊優惠政策,并于2019年1月1日起開展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
■中德工業城市聯盟
成立于2016年4月,是由中、德兩國重要工業城市聯合發起和建立的國際合作平臺,圍繞“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戰略對接,以服務中德工業城市間互補發展、創新融合為使命,積極推動和服務中德成員城市間的經貿往來、企業兼并購與技術合作,實現各聯盟城市的協同發展。2018年4月,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德國漢諾威舉行,宣布吸納中國威海市為聯盟新成員。目前,聯盟共有成員城市41家,其中正式成員39家,觀察員2家。
■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
是指以農業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將種植業、畜牧業、加工業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經營農業園區。2018年全市新增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6處,總數達到30家。
■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縣鎮村
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2018年8月省政府啟動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工程,選擇10個縣、100個鄉鎮、1000個村,探索創新多元模式。榮成市以及汪疃鎮、張家產鎮、小觀鎮、高村鎮、羊亭鎮、海洋所鎮6個鎮、環翠區張村鎮王家疃村等60個村分別入選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縣、鎮、村創建名單。
■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
2018年8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選擇12個省(市)的50個縣(市、區)進行試點,榮成為山東省入選的9個縣(市)之一。目前,各試點都按照有組織體系、有實踐場所、有志愿隊伍、有工作平臺、有工作制度的要求,加快推進試點工作。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將于2019年7月至8月,對試點地方的工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
■“城市雙修”
是指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生態修復主要包括對城市中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濕地等自然環境進行修復。城市修補主要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延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風貌、改善交通出行、填補基礎設施欠賬、整治違法建設等工作。2017年7月,我市入選全國第三批“城市雙修”試點。
■城市短板三年整治行動
自2018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重點整治背街小巷、瓶頸路、城市公廁等城市短板,開展市政園林設施改造、城市亮化升級等工程,以“城市雙修”理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功能活力。2018年共打通市區瓶頸路7條,治理背街小巷20處,新建改造城市公廁25處。
■“尋找威海記憶”主題行動
2018年8月,我市發起“尋找威海記憶”大型主題宣傳推介行動,挖掘整理出一批體現威海人開拓奮進精神的“老字號”、一批彰顯威海人工匠精神的“老技藝”、一批牽動威海人味蕾的“老滋味”,進一步豐富城市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擦亮城市品牌。經過籌備和制作,30集紀錄片“威海記憶”于2018年12月16日起每周日20:45在威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出;“尋找威海記憶”紙媒報道于12月17日起每周一在威海晚報、各類微信平臺、Hi威海客戶端同時刊播。
■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有條件的縣(市)建設創新型縣(市)”,科技部于2018年8月啟動該項工作,計劃到2025年,建成100個左右創新型縣(市),形成一批創新能力突出、創新輻射引領作用強、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的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標桿。2018年12月公布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共52家,其中我省鄒城市、榮成市、龍口市3家入選創新型縣(市),建設周期為3年。
■全國守信激勵創新試點市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8年5月確定在全國30個城市(區)率先開展守信激勵創新工作,依托省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與政府部門、市場機構的信息共享,重點圍繞“信易貸、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批、信易游”等守信激勵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激勵措施,完善激勵機制,創新拓展“信易+”守信激勵場景,使信用狀況良好的主體更加容易獲得優惠便利的各類服務。山東省有煙臺市、青州市、榮成市3個城市入選首批全國守信激勵創新試點市。
■中歐(威海)中小企業合作區
是經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認定的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平臺,是推動中小企業利用全球要素、提高國際競爭力、支持中小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全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2017年,山東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支持開展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工作。2017年環翠區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獲評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2018年經區服務貿易聚集區獲評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多規合一
是指在一級政府一級事權下,強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地與耕地保護、綜合交通、水資源、文化與生態旅游資源、社會事業等各類規劃的銜接,確保“多規”確定的保護性空間、開發邊界、城市規模等重要空間參數一致,并在統一的空間信息平臺上建立控制線體系,以實現優化空間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大棚房”集中整治行動
國務院自2018年9月起至2018年底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對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設非農設施的違法違規建筑進行全面清理整治,主要包括三類問題:一是在各類農業園區內占用耕地建設非農設施,特別是別墅、休閑度假設施;二是在農業大棚內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建設商品住宅;三是建設農業大棚看護房嚴重超標準,甚至違法違規改變性質用途,開發經營性住宅。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33宗“大棚房”問題整治。
■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
從2018年起,利用三年時間全面落實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崗政策,為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脫困轉型發展、防范失業風險、穩定就業局面保駕護航。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30%至50%的穩崗補貼,2018年共為928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2362萬元,惠及職工16萬人。
■專利權“政銀保”融資試點
是指以政府扶持為導向,以銀行信貸投入為基礎,以保險、擔保等服務機構為保障,通過貸款、保險和財政補償捆綁,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專利質押融資模式。自2018年6月試點批復以來,已收到29家中小微企業需求信息,4家金融機構成立的“專利權‘政銀保’融資工作聯盟”已進入法審程序。
■政務服務事項“三同一”
是指按照“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同一編碼”標準要求,對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名稱、申請材料、流程時限等實施清單要素進行統一規范,實現事項標準化管理,解決同一事項在不同層級、不同區域間標準不一的問題。
■縣域醫共體
是指以縣級公立醫院為牽頭單位,與基層醫療機構組成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醫保實行總額打包付費,逐步實現由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轉變。2018年我市各區市均選擇1處縣級醫院與1-2處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
■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
2018年,我市在開展地方特色產品—海參追溯體系建設過程中,與先期開展的肉菜流通追溯、中藥材追溯、老字號追溯、可追溯供應商等追溯體系進行整合,建設了威海市重要產品追溯管理平臺,為公眾提供一站式門戶查詢等公共服務。同時,平臺為相關部門、行業組織、第三方追溯服務機構、企業預留接口,將根據實際開展情況適時進行對接,逐步實現跨部門、跨區域、跨環節的追溯信息通查通識和互通共享,逐步實現重要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目標。目前納入平臺的追溯節點達452個,每天可向省平臺、國家平臺上傳追溯數據4萬余條。
■互聯網+明廚亮灶
傳統的“明廚亮灶”只能通過視頻監控和玻璃隔斷等方式在餐飲場所查看,“互聯網+明廚亮灶”可以用手機掃描餐飲單位二維碼,直觀地了解餐飲單位的信息公示、菜品展示、環境衛生、加工過程等信息,實現對餐飲服務全過程的實時“可視化”。目前全市已有109家餐飲單位實現“明廚亮灶”互聯網可視化。
■企業沖擊新目標行動
為引導支持實體經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市委、市政府確定自2019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開展企業沖擊新目標行動,力爭培育更多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過百億元企業,并引領帶動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瞪羚、隱形冠軍、沖擊獨角獸企業對標發展,形成“大企業示范領跑、中小企業緊追跟進”的梯次發展格局。目前已經建立沖擊新目標骨干企業、后備企業和重點項目庫,圍繞財稅、土地、人才、培訓、金融、信用等方面制定了一攬子扶持政策,建立市級領導聯系企業和項目、千名干部聯系千家企業、企業高管培訓交流平臺和企業發展和項目落地問題快速會商決策等4個配套機制。
■萬名大學生聚集計劃
為吸引大學本科及以上高校畢業生來威海就業創業,我市提出實施此項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每月發放5000、2000、1000元生活津貼,連續發放3年。
■“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國家云服務公共運營服務平臺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絲綢之路”的倡議,2017年11月,浪潮集團發起成立“一帶一路”數字化經濟戰略聯盟,聯合思科、IBM、迪堡多富、愛立信等4家國際跨國公司,以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非發展基金等金融機構,合力構建數字絲綢之路市場拓展平臺。2018年4月,浪潮“一帶一路”國家云服務運營中心在威海正式啟動,按照“數據中心+云服務”的建設運營模式和思路,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稅務、智慧農業、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和應用,輸出中國服務、中國方案和中國標準,讓中國方案變成世界方案。
■鄉村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為加快推進全省傳統工藝振興,省政府確定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主要包括建立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加強傳統工藝傳承機制建設、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創新傳統工藝宣傳展示銷售模式、建立傳統工藝工作站、培育一批傳統工藝品牌、加強文化生態保護、促進鄉村文化振興、開展傳統工藝理論技術研究、推動傳統工藝普及教育、加強傳統工藝對外交流合作等11項重點任務。
■鄉村記憶保護工程
為進一步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2014年我省啟動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加強對傳統鄉村文化村落和街區、鄉村和社區博物館、傳統鄉村文化鎮、傳統民居等城鄉文化遺產的保護。在省政府公布的300處“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單中,我市有17處入選。目前,17處“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都已完成掛牌保護,榮成市東楮島、西火塘寨、大莊許家等建成鄉村記憶館并對外開放,東楮島、煙墩角等海草房村落已形成國內知名的鄉村文化旅游品牌。
■“1+7”社會治理體系
“1”是指堅持黨建引領,“7”是指信訪積案化解、“五類風險”排查整治、綜治中心建設、網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建設、矛盾糾紛化解、誠信建設等七項重點工作。
■民營企業“青藍接力”行動
是指搭建新生代企業家與優秀老企業家交流平臺,邀請一批本土優秀企業家組成導師團,與新生代企業家、骨干企業的二代“準掌門人”等結成輔導對子,全方位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傳幫帶活動,助力年輕一代企業家健康成長。2018年以來,采取名家論壇、主題沙龍、研學觀摩等形式培訓新生代企業家、二代接班人近300人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