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9-03-24 08:18:03
文刀,是中國傳統文人墨客裁紙用的刀具,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泉城濟南就有一位傳承了七代文刀制作技藝的匠人柳森林,三十年來,他制作的文刀承古開新,使文刀制作技藝成為濟南市非遺保護項目。
夜深人靜時,老柳工作勁頭正足。手中工具是祖上從明朝傳下來的,是家中的“傳家寶”。
老柳的工作室里,墻上、桌上都是制作文刀的工具。
昔日只有文人顯貴才能用的文刀,今天逐漸為平民百姓所熟識。
老柳將鑲嵌的工藝植于刀柄。
文刀制作,需要匠人的手靈活而有力。
為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老柳近年來自學了中國畫。
走進柳森林的工作室讓人大開眼界,客廳的墻壁上掛滿了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工具,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把明朝時期的錘子,這是老柳的“傳家寶”。另一張桌子上陳列著一款款精致的文刀,刀刃部分多選材珍稀木料及牦牛角、骨,刀柄則極富變化,這是柳森林的創新之處。他將麂角、竹、木等不同材質的刀柄與牦牛骨等多種材質制成的刀刃完美結合。此外,他還將微雕、鑄造、鑲嵌等其他藝術門類融匯于一爐,使一把小小的文刀承載了多種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內涵。
一把好文刀從選料到制作完成絕非易事,至少要經過二十幾道工序,其中最難的當數雕制刀箍的工藝,因為它涉及鑄造、鏨刻等復雜工藝。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柳森林干活的最佳時間,此時更能專注于匠事。因老柳的工作室兩邊無人居住,夜里敲敲打打的聲音以及機器的切割聲也不會驚擾到鄰居。
多年來,他獨立開發了80余款文刀產品。他的努力也有了回報,柳森林不僅獲得政府部門頒發的版權證書,還被高校聘為非遺工作站技能導師。當下,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和藝術正趨于回歸和復興,老柳很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他期望自己能研發出更多更好的文刀,使這一古時平民難以觸及的文房雅器,除去實用功能以外具有更多的觀賞性和把玩價值,從而走進更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文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