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07-04 07:48:07
兩個占地3000畝的項目都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但土地指標不夠用。這是記者日前在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園采訪時了解到的一個情況。
無獨有偶,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在濰坊的投資也遭遇了類似情況。看好山東的產業政策與區位優勢,可排放指標苦等不來,其新材料項目最終在去年底選擇落戶寧波。公司安全總監范金皓透露,因缺少能耗和排放指標,公司的營養品產業園二期和一個子公司項目也處在暫停狀態。
好項目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命線。“老鳥”換走了,引來的“新鳥”盡快長成,破舊立新的過程才能平穩。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向縱深推進,要素供給制約現在較為普遍,然而各地應對效果還不理想。
入選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是被提及最多的解決途徑。入選項目庫,就能獲得土地要素的優先保障和用地預審、環評、立項等審批優先支持。“也不是沒想過別的法子,比如以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與新增建設用地相掛鉤,但咨詢后發現政策上行不通。”淄博市臨淄區經信局主任科員齊向武表示。
能耗和排放指標則更“緊缺”,連入選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也“不靈”。據介紹,當前山東省實行嚴格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此背景下,各地對原先老項目淘汰后騰出的指標,通常會采取減半等降級方式分配到新項目上。“很多新項目在年輕的開發區,積累下來可減的指標本就有限,減半后就更少。”濰坊工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李葆東說。
應該承認,無論土地供應還是能耗環保指標,各地經濟發展中遭遇的要素緊張,追溯到根子上仍是多年積累下的粗放增長方式;也應看到,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一年有余,各地都動起來了,但粗放發展老思維仍未徹底根除。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認為,新舊動能轉換,首要的還不是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而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新體制,形成優良的“制度供給”。應看到,當前所面臨的要素制約,既是動能轉換的“痛點”,也完全可以是優化制度供給的“靶點”。
省內一家企業以“熱源點”為例吐的苦水,為政府有效制度供給提供了相關思路。據介紹,考慮到對一定范圍內大氣環境的影響,山東省相關規定要求,兩個熱源點之間距離不得低于十公里,并有進一步擴大趨勢。因已有熱源點排放較高,且距離較近,這家企業的新上自備電廠雖然能實現超低排放,但建設計劃還是被擱淺了。
“這種靠‘攤大餅’來稀釋污染物的思路,恐怕并非治本之策。”這家企業的負責人認為,更關鍵的還是通過制度、政策倒逼,加快排放水平落后的熱源點淘汰和技術升級,從而實現整體排放的減少。
針對最為緊缺的能耗等指標,有企業建議,山東不妨探索自己的單位能耗稅收、單位能耗增加值等指標,根據評價結果實施用地、用電、用氣、排污等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并加大首檔企業激勵力度。
他山之石或可借鑒。像土地要素制約這種“成長的煩惱”,浙江等新舊動能轉換探索較早的地區體會得更充分,且現在仍處在積極化解的“進行時”。記者采訪發現,浙江從嘉興第一個吃螃蟹開始算,“畝產論英雄”已推進近五年,摸索出一套可供復制的經驗。到2020年,該省所有工業企業都將按此“體檢”,決定各類資源要素配置。
記者在采訪省自然資源廳時了解到,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和監管系統顯示,山東省僅批而未供土地尚有70萬畝,相當于國家下達的年度新增用地指標三年的分量。“一邊叫沒地,一邊還有這么多沒用出去的地。”省自然資源廳用途管制處處長郝春華告訴記者,這當中確實存在一些土地在功能上不符合當前用地要求,但已有相關政策支持各地進行功能調整利用。
事實上,在破解土地制約方面,山東省已經開始探索作出創新性制度安排。5月22日,山東省印發《關于節約集約用地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意見》,針對各地用地緊缺和閑置低效土地并存的矛盾,提出一方面深入推進工業企業“零增地”技術改造項目審批方式改革,工業企業在存量工業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現有建筑重建或廠房加層擴建項目,在符合法律法規、城鄉規劃、安全生產、軍事航空、消防和環保等要求的前提下,其增加建筑面積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另一方面,鼓勵各級積極探索制定土地二級市場建設管理辦法、交易規則,支持存量建設用地快速流轉、高效配置,促進土地循環和節約集約利用。
此外,嚴格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鼓勵推行“標準地”供地方式,明確單位能耗和排放標準、投資強度、畝均稅收以及規劃、人防、消防、配套設施等建設條件;實行出讓合同履約保證金制度,進一步約束企業行為,確保拿地企業能按合同履行。通過嚴格實施精準批地供地,有效減少批而未供、閑置低效用地的形成,進一步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記者采訪發現,在山東省已有制度供給的基礎上,如何實打實地執行政策,有效運用相關政策解決具體問題,真正讓政策落地落實,保證制度紅利不打折,也是考驗我們今后能否有效破解要素制約的重要一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