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9-12-31 17:19:12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2月31日電(陳秀燾 張武岳)到了年根,老朱心里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在他的帶領下,村民通過種糧“托管”服務獲得了不少收入,自己也兌現了對老百姓的承諾。
老朱名叫朱崇瑞,今年68歲,是山東臨沭鄭山街道徐埠前村的村民,在村里頗有威望。但當時村里讓他擔任金豐公社徐埠前村社長,帶領村民一起發展種糧“托管”模式的時候,他心里也在犯嘀咕:“金豐公社是啥?這事到底靠不靠譜?”
負責任的老朱馬上找到金豐公社工作人員,了解情況。這是一個農業生產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整合種植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企業,構建服務網絡,為社員提供的農業生產全托管、農資打包、農業金融、農產品銷售等全產業鏈綜合服務。
“金豐公社共有三種托管模式,涵蓋了種、管、收、售全產業鏈。”“托管”模式在村里搞得很成功,老朱聊起金豐公社也已經駕輕就熟。
“所謂服務性托管,小麥以每畝380元提供打包服務,優選最好的農資,提供機械種植服務和后續的植保服務。玉米以每畝429元提供全程托管服務。”老朱說。與原先分散種植相比,農戶種植成本降低,糧食增產,農戶增收。同時,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和種地投入。
記者了解到,收益性托管則是根據土壤地力確定價格,簽訂托管協議,由公社提供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打包服務,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服務及生長期的植保服務,待作物收獲后,根據社員意愿收回糧食,或者公社以高于市場0.05―0.1元的價格幫助銷售。
“如果這兩種模式都不喜歡,還有半托管服務。”老朱說,根據農戶及社長實際需求,提供半托管服務,如作物專用高產肥料、種子、農藥、機械服務、植保服務等某一環節。
如今,村里的200多畝地加入金豐公社,三種服務模式都在推行。省時省力且有效益,村民們加入金豐公社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我負責給村民們發錢,一畝地保守可以為村民帶來800元收益,比單純轉包給別人種植收益高多了。”老朱開心地說。
而“托管”帶來的收益不止于此:這種方式解決了青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經商而出現空心村土地無人耕種的難題。土地沒有撂荒,增加了糧食產量,還農業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對百姓是一種福利。
“比以前種地咋樣?”村民找朱崇瑞領錢時,朱崇瑞調侃起來。“可比以前強多了!”對方直言不諱,嗓門提高了八度。(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