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2020-05-07 21:18:05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5月7日訊(記者 梁雯) 生活中大家都關注天氣預報,希望天氣預報越準越好。氣象預報準不準,就要看氣象站的本事了。但近年來,隨著城鄉建設發展,不少城市的氣象監測站點周邊出現了一些新“障礙”,影響了監測的精確性。
位于棗莊市薛城區長江北路的薛城國家氣象觀測站于2004年7月1日啟用,當時,氣象站周邊比較空曠。16年過去了,如今這所觀測站周邊已建起了三個小區、一座大鐵塔、兩處單位宿舍,這些建筑對監測的風向、風速、氣溫等氣象要素產生了較大影響。
根據我國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規定,國家一般氣象站800米控制區內,障礙物任一點的高度距離比小于八分之一,控制區內障礙物與觀測場圍欄最近距離不小于30米。但目前,薛城區氣象站周邊的建筑物已經有多處不符合該標準。薛城區氣象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觀測場處于薛城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區控制區域內,如果繼續建設相關設施,觀測場周邊環境將難以滿足氣象探測工作的要求。
同樣受到障礙物影響的,還有濟寧汶上國家氣象觀測站。這里的障礙物主要是觀測站周邊的樹木。比如,觀測站正南方百米開外的一片楊樹林,以及觀測站東偏北和東偏南方向的一片樹林,都對氣象觀測的精準性產生了影響。
汶上縣氣象局工作人員說,觀測場西南方向那些高大的楊樹是大劉莊村民的樹,村支書已經在和村民溝通協調,但部分村民至今還沒有評議。在大劉莊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想要協調村民砍掉這些樹,存在一些阻力。“修路的時候,大樹一般都能補償到100元左右,而且可以繼續栽種。現在不讓繼續載種了,一棵樹補償款也降到了30塊錢,說實話村民肯定嫌少。”
那么,隨著衛星云圖、超級計算機等先進手段的應用,傳統氣象檢測站存在的意義何在?山東省氣象局局長史玉光在今晚播出的《問政山東》節目中說,傳統氣象監測站的意義不可替代。解放前,山東只有5個氣象站;改革開放初期,山東有125個氣象站;而現在已經有了1622個站點。“隨著歷史的發展,氣象監測能力越來越強。事實也證明,正因為監測能力增強了,我們的預報準確率也越來越高。所以這些觀測站點的資料非常重要,必須要保護好。”
既然傳統氣象監測站意義重大,記者調查發現的氣象監測站點周邊出現新障礙物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史玉光說,薛城非常重視此事,已經選取了新的氣象監測站站址,正在開展對比觀測,等條件成熟以后,馬上就可以搬遷。針對汶上國家氣象觀測站周邊的樹木遮擋問題,史玉光說,此事也正在解決中,通過當地政府的協調溝通,既要讓周邊村民滿意,也要讓氣象部門能夠籌集到這部分補償資金,達到雙方平衡解決問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