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0-05-14 19:31:05
預付式消費,廣泛應用于美容美發、健身、餐飲、娛樂、家裝、教育培訓、商業零售等諸多行業,因消費周期較長,變數多,經營者缺乏約束等因素,已成消費糾紛重災區。省消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全省消協組織(不含濟南、青島)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5691件,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消協組織受理的預付式消費投訴達到了31128件。
預付式消費糾紛為何“愈演愈烈”?根源何在?如何求解?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省消協對此進行了專題調研,并于今日對調研情況進行了通報。
我省消協組織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全省消協組織(不含濟南、青島)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5691件,涉案金額5166.99萬元,成功調解3043件,調解成功率僅為53.47%。
2019年,省消費者協會再次聯動各市消協對預付式消費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消協組織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31128件,涉案金額6989.78萬元。健身、美容美發、餐飲、影院、教育培訓和洗浴服務成為預付式消費投訴較為集中的領域。其中,健身類9355件,占比30.05%;美容美發類3982件,占比12.79%;餐飲類2884件,占比9.26%;影院類1923件,占比6.18%;教育培訓類1611件,占比5.18%;洗浴類1583件,占比5.09%。
我省預付式消費投訴主要問題:
當前,預付式消費投訴發映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發卡經營者倒閉、變更或卷款跑路,導致消費者維權無門,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此類投訴11511件,涉及金額1967萬元;二是經營者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辦卡,辦卡后不兌現承諾,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此類投訴3316件,涉及金額708萬元;三是辦卡容易退卡難,經營者不退卡內余額或拖延處理,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此類投訴6109件,涉及金額1056萬元;四是有的經營者幾經易主,主體變更后對轉讓前辦理的預付卡拒絕履行義務,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此類投訴3467件,涉及金額1293萬元;五是發卡經營者設置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此類投訴1577件,涉及金額473萬元。
我省預付式消費投訴多發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有盲區。目前,個體工商戶發行預付卡由誰監管,是法律空白。由于對預付卡管理缺乏依據標準,在處理預付式消費糾紛中,商務、市場監管、公安、人民銀行等部門的職能存在一定的交叉,當預付式消費遇到問題時,可能遭遇部門之間因職責不明推諉扯皮現象。執法部門對違法經營者懲戒力度小,監管力度弱,也是因素之一。
(二)準入門檻過低,發卡無約束。預付式消費準入門檻低,缺少對主體資質的審核,尤其是消費問題集中、糾紛頻發的個體工商戶。因其發卡行為多由商家自主操作,無需登記備案,客觀上造成監管盲區。加之強制措施及懲罰舉措缺失,對商家進行有效約束難上加難。
(三)信用機制不健全,維權成本高。由于我國信用機制建設尚不健全,導致失信行為缺乏約束,加之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時存在盲目性、隨意性,僅憑個人經驗和經營者的宣傳來選擇商品或服務,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承諾能否實現,更是完全取決于經營者的自覺和良心,更加助長了不良商家不誠信經營的僥幸心理。一方面導致失信商家沒有受到懲罰,使得失信成本極為低廉;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出現糾紛消費者提供證據難,加之數額不大,維權成本較高,一些消費者甘愿啞巴吃黃連,選擇息事寧人。
(四)消費者維權觀念不強,風險意識較差。在預付式消費中,消費者對經營者的資質、信譽度、服務品質、經營狀況等未作全面了解,往往看重商家打折、促銷等優惠條件,被豐厚的優惠條件所迷惑,對預付卡券的使用范圍、期限、功能、退款條件等細節不作詳細了解,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忽視了潛在的風險。
對此,省消協建議,在國家尚未出臺和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的背景下,我省應盡快制定關于預付式消費的辦法或地方性法規,建立預付式消費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準入制度、備案制度、交易保證金制度、監管制度、救濟制度等,對預付卡的發行、監管、法律責任等做出明確規定。
此外,應建立協同監管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分工,使預付式消費的各個領域都實現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同時,進一步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強化消費者風險意識,完善消費糾紛化解機制。
(大眾日報客戶端 記者 趙小菊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