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1-01-03 07:31:01
原標題:強規范 普法律 良法善治未來更普及
來源:魯網
魯網1月3日訊(記者 張小南)法者,治之端也。進入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加速推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作為從業十幾年的律師,山東居高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李岫巖對法治環境的變化感觸頗深。“在十幾年前,行政案件想走進法院是非常困難的。當時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很少,尤其對房租拆遷、土地征收這方面。”十幾年前,我國的立案制度是立案審查制,有7天的審查期,對審核不通過的行政案件不予立案。李岫巖告訴記者,“在當時的法治環境下,我們對有些不能辦理的行政案件有一種無力感。”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作出修改,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將立案審查制改為立案登記制,讓行政案件可以走進法院,正常受理。
“在我剛從事律師行業的時候,一個大型的律所都有一個檔案室來存放卷宗。”李岫巖回憶到。一份卷宗詳細記錄了整個案件的具體情況,包括起訴書、法院傳票、證據材料、代理詞、法院判決書、裁定書等文件資料。隨著時代發展,電子卷宗應運而生。電子卷宗不僅縮短了律師們整理查閱卷宗的時間,更為律師收集案情資料提供了方便。電子卷宗可以自動關聯案件證據分析結構,生成案件審查報告等有關法律文書,通過證據管理庫可查閱案件全部證據的使用情況,有效的提高辦案質量與效率。“現在我們通過刻盤,或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等網站查詢就可以知道相關案件的情況,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李岫巖說。
全民守法是法治社會的基礎工程。近幾年,法律援助和法律顧問進村居為廣大人民群中上了一堂普法課。“近幾年我們經常組織律師走進社區、村居去普及法律知識,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李岫巖對記者說到。“希望在2035年,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拓寬普法宣傳領域,提高人們的法律素質和維權意識,營造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環境,為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更是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有利手段。李岫巖表示,未來,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漸提升,各領域法律法規更加健全完善,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社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