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1-05-19 11:48:05
原標題:山東累計建成15處國家級、89處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5月18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監測智能、防治精細、服務高效、科技先進、管理科學”的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記者從山東省地震局了解到,山東境內郯廬和聊考兩大斷裂帶縱貫南北,燕山-渤海地震帶在半島北部沿海通過,南黃海構造帶沿半島東南近海海域分布,存在發生中強以上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地震活動呈現分布廣、強度大、震源淺、災害重的特點。20世紀以來,山東內陸及近海共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10次。
近年來,山東大力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試點示范省份建設,實施山東省防震減災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省防震減災綜合能力不斷增強,地震災害風險防治水平不斷提高。
◆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省城鄉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全部按照不低于地震烈度七度進行抗震設防,提升了全省五分之一地區的抗震設防要求。日照市嵐山區等14個縣(市、區)開展了地震災害風險普查試點,實施了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抗震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全省校園抗震安全專項整治任務。濰坊、濱州、臨沂等設區市和蘭陵等縣(市、區)開展了城市活動斷層探測,濟南中央商務區等近30個片區開展了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近500項重大工程開展了地震安全性評價,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2.2萬戶,建成省級農居示范工程35個。災害民生綜合保險率先覆蓋到全省。
◆地震監測預測預警效能進一步提升
地震監測預警網絡趨于完善,成網成場的立體化地震觀測體系基本形成。全省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5級,部分重點地區達到0.8級。較好把握了全省震情趨勢,妥善應對濟南市長清區4.1級地震和臨沂市蘭陵縣3.0級塌陷等顯著有感地震事件,強化非天然地震監測公共服務能力,及時向社會發布權威信息,服務社會穩定大局。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省內重點地區已基本具備地震烈度速報能力。
◆地震應急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健全“大應急”體系下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強化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全省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達到1141處,地震應急預案體系逐步完善,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和疏散演練實現常態化,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基本建成。推進自然災害應急救援中心和3個區域滅火與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震后災情快速評估時間縮短至1小時,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投入使用,國家和省市縣救災物資儲備庫已基本建成。
◆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一步強化
山東累計建成29所國家級、1032所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15處國家級、89處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15處國家級、227處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建成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和地震應急救援訓練基地,開展應急處置現場實踐教學和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研學活動。濟南市被評為國家防震減災示范城市,東明等10個縣(市、區)被評為國家級防震減災示范縣。
“雖然在防震減災各項工作雖取得長足進步,但地震災害風險防治依然存在短板和弱項,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山東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坦言。根據《山東省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未來五年,山東將深入開展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試點省份建設,在全省基本建成涵蓋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監測預測預警、應急救援、信息服務、科技創新、社會治理六大體系的公共服務現代化框架體系,工作重心轉向更加廣泛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通訊員 王思佳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