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1-06-11 03:05:06
原標題:要深度 要力度 山東硬核探索科改新路徑
來源:科技日報
深化科體改革 激發創新動能
赤霉病被稱為小麥“癌癥”,可致其減產甚至絕收。耗時整整20年,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孔令讓團隊終于找到了攻克小麥赤霉病的“特效藥”,這一成就也登上了世界權威學術期刊《科學》封面,入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孔令讓團隊做對了什么?6月初,科技日報記者深入采訪后,發現了三點重要因素:
第一,做小麥雜交,尤其是遠緣雜交研究,工作細致而繁重。對孔令讓來說,挫折一個接一個,當很多人懷疑時,他卻沉下心來,認準方向,一遍遍復盤,埋頭苦干了20年。這種“坐得了冷板凳”的心態,自始至終。第二,自2016年以來,這個團隊共分析了2.5萬株實驗小麥,還將重復性的DNA擴增實驗做了至少30萬次。這其中不僅需要耐住寂寞的心態,更需要每一步必須百分之百準確的嚴謹性。第三,帶頭人也不是萬能的,需要集智攻關,自主籠絡“各路能人”,做生物技術的王宏偉、擅長基因組學的孫思龍,以及團隊其他成員,各負其責,不負眾望,最終產生“1+1>2”的效果。
孔令讓團隊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突破被視為山東科技體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這其中體現的評價導向、放權賦能等探索讓人印象深刻。
如何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近兩年來,科技日報記者在山東調研時發現了更多鮮活案例。
“三評”改革探索下,“80后”“90后”硬核出道
不久前,科技日報記者現場體驗了一場激動人心的“考試”——山東省農科院“揭榜”現場,來自山東省內58個入圍團隊同臺競技,激烈角逐。殘酷之處在于:只有29個團隊可成功揭榜,另外29支團隊面臨淘汰。
無論從殘酷性,還是創新性而言,這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考試。按照山東省農科院科技管理處處長劉開昌的說法,在國內農科系統,這種“揭榜制”實屬首次。
“揭榜制”不是新詞,“組閣制”也已遍地開花,但山東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管理方式似乎更加大膽、更具特色。在今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山東“三評”改革探索也作為地方典型經驗發了言。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有3個涉及作物遺傳育種、化工、非金屬材料的項目分別直接提名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何解?山東在項目評審中特設“產業突出貢獻”獎,效益顯著、市場份額高、引領行業發展的科技成果,可直接提名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山東省科技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山東,人才評價重看實績,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等作為直接依據,而是關鍵看創辦了多少企業、孵化了多少項目、轉化了多少成果。
回到山東省農科院的這場考試。緊張的比拼過后,記者發現,眾多“80后”甚至“90后”科研者打動了一眾素不相識的評委,最終“硬核出道”。這一結果對應著那句話——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
大膽闖、大膽試,探索核心技術攻關的“山東路徑”
不看“帽子”看本事,少看論文看成果,在政策導向下,“敢為人先”的大有人在。
以“四不像”為外在特征,肩負“大膽闖、大膽試”改革重任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山東產研院)再推重磅舉措,其看點在于職稱評審。“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獎勵著作、不唯‘帽子’,誰有能力、誰能更好履行崗位職責,誰能更好推動創新發展,就聘任誰為研究員。”山東產研院院長孫殿義的這句話在該院專業技術職務聘任過程中貫穿始終。
“商業成功是檢驗技術創新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是山東產研院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下,只要能釋放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解放科技生產力,他們就“大膽闖、大膽試”。
正因為此,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山東產研院就凝聚了87個高水平團隊,實施了300多項發明專利,孵化了77家高企,帶動社會投資超200億元……中科院院士吳一戎評價,其“運行的機制在國內有很多創新的地方,我們對它寄予很高希望”。
如今,山東正采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的方式,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山東路徑”。他們每年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力爭到“十四五”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氫能源等領域獲得大約150項具有牽引性、支柱性的重大創新產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