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1-09-10 08:52:09
原標題:濟南發布“千泉之城”名泉名錄
來源:濟南日報
9月8日,第九屆濟南國際泉水節——“千泉之城”名泉名錄發布暨泉城濟南名泉譜叢書首發、濟南名泉圖片巡展、“愛泉愛家”首屆家庭尋泉賽活動在五龍潭公園舉行。五龍潭(濟南日報記者 呂傳泉 攝)
秋意漸濃,泉水競涌。9月8日,第九屆濟南國際泉水節——“千泉之城”名泉名錄發布暨泉城濟南名泉譜叢書、濟南名泉圖片巡展、“愛泉愛家”首屆家庭尋泉賽活動在濟南舉行。活動現場發布“千泉之城”名泉名錄,至此,全市名泉總數達950處,其中新增305處名泉,這是繼2005年《濟南市名泉名錄》公布首批645處名泉之后,濟南泉水大家族的一次正式大擴容。
據了解,新公布的305處新增名泉名錄中,包括歷下區43泉、市中區5泉、天橋區4泉、歷城區13泉、長清區31泉、章丘區40泉、萊蕪區72泉、鋼城區30泉、平陰縣11泉、南部山區管委會56泉。此次新增名泉有三大顯著特點:
泉水分布區域實現了擴大,萊蕪區、鋼城區境內的102處名泉閃亮登場。2019年,萊蕪區劃調整后,濟南版圖增加了萊蕪區和鋼城區。兩區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豐富,泉源眾多,匯入嬴汶河和牟汶河兩大河流。新增名泉名錄中,萊蕪區有名泉72處,其中,位于萊蕪區北部和東北部的茶業口鎮、雪野街道、和莊鎮最為集中,共有名泉48處。鋼城區有名泉30處,其中艾山街道的卞家泉、辛莊街道的文姜泉、汶源街道的舜泉、歷泉等均為歷史名泉,至今出涌旺盛,泉景頗佳。
老城區范圍中(圩子壕以內)名泉數量大幅擴容,新增名泉38處,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再添佐證。這批新增名泉,多數位于泉城路街道和大明湖街道的傳統民居之中,為明清—民國時期,居民為生活便利而挖掘砌筑的泉井,一般井深在2-3米,井內泉水平時距井沿約1米,夏秋季節部分泉井水位上升,居民彎腰即可汲水。普查發現,多數泉井位于院中,部分泉井因房屋改造而“變”到了屋內。如雙忠祠街17號的廳泉位于南屋之中,西公界街35號的廚泉則位于廚房之中。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新街58號老舍故居院內的無名泉井此次入選名泉名錄。從1931年夏天開始,老舍與夫人胡絜青在南新街58號度過了3年時光,此泉井即老舍先生當年澆花泡茶的取水之處。經專家評議,該無名泉被命名為“舒泉”,以紀念老舍先生。
眾多偏居一隅的泉水入列新增名泉名錄,它們不僅品相不錯,有的還大有來頭。如位于章丘區文祖街道馬家峪村的德泉,泉旁井屋墻體中嵌有8方歷史碑刻,記載著世代祈雨及修繕泉井故事,號稱“一泉八碑”。位于長清區五峰山街道北套村的龍涎泉,是村民建村600年來的世代飲用水源。龍涎泉泉池呈“井”形,夏秋季節,泉水從井壁側流而出,注入旁邊大泉池。泉邊古柳婆娑,為當地人納涼休閑的好去處。位于南部山區管委會柳埠街道突泉村西南的水簾泉和位于西營街道后降甘村的胭脂泉,兩泉均能四季出水,夏秋季節尤為旺盛。經考證,早在明崇禎《歷城縣志》中對它們就有記載,清代郝植恭還將二泉列入《七十二泉記》。
據了解,濟南泉水數量眾多,泉水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對趵突泉(時稱“濼”)和華泉等名泉的記載,元代地理學家于欽贊譽稱:“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苯稹⒚?、清三代所誕生的“濟南七十二泉”不同版本,亦是濟南名泉眾多的歷史見證。2005年,濟南市人大常委會公布實施的《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中所附《濟南市名泉名錄》中,包括新評定的濟南七十二名泉在內,共列有名泉645處。2011年,濟南開展《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實施后的第一次大規模泉水普查工作,系統充實、更新了以往泉水基礎資料和圖文信息,為全市泉水保護總體規劃的編制、泉水申遺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7月-2021年7月,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市泉水保護辦公室)再次展開全市范圍內的新一輪泉水普查工作,普查隊員穿街入戶、跋山涉水,對濟南市域范圍內泉水的地理風貌、地質成因和歷史文化信息一一進行系統采錄,此次泉水普查工作將萊蕪區、鋼城區納入普查范圍。在上述兩次泉水普查的基礎上,市城鄉水務局(市泉水保護辦公室)邀請專家對新發現的500余處新泉進行逐一評審,最終確定305處新泉為名泉,經報請濟南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對全社會公布。
近年來,我市對2005年《濟南市名泉名錄》中的19處無名泉進行命名,同時鑒于部分泉水原來所隸屬的鎮街、村居等發生了名稱變化,此次還對2005年《濟南市名泉名錄》中的泉址加以訂正,一并向社會公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