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09-10 13:06:09
原標題:能充電能閱讀能借物 堪比小型服務綜合體 濟南推動“廁所革命”再升級
來源:大眾網
人臉識別取紙裝置、智能鏡子……一座座美輪美奐、具有智慧化、科技化功能特色的“最美公廁”不斷出現在濟南街頭。據了解,今年以來,濟南已新建公廁59座,改造提升45座。濟南城管從市民群眾最細微又最迫切的“如廁難”著手,通過創建“廁所開放聯盟”等形式增加公廁密度,強化公廁精細化管理、完善配套設施,使之成為可充電、可閱讀、可借物的小型服務綜合體,不斷提高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解決城區市民“如廁難”,“衛生間開放聯盟”讓資源得以共享
濟南城區版圖不斷擴大,要求公廁等配套設施必須加速布局建設,滿足市民需求。根據統計,濟南市現有公共廁所3308座,其中城管系統管理公共衛生間1205座,行業管理903座,社會開放廁所(包括配套公廁和開放聯盟廁所)1200座。
為徹底解決“如廁難”問題,濟南城管發起成立了“衛生間開放聯盟”,彌補城市廁所不足。目前,全市共有“衛生間開放聯盟”單位500余家,從構成上,主要包括沿街的加油站、藥房、賓館、飯店和機關學校等企事業單位。
方便市民尋找,廁所開放聯盟建立了“一書兩牌和五件套”管理辦法,即由城管部門與加盟單位統一簽訂“文明公約承諾書”,統一張貼“導示牌和衛生管理制度牌”,并向聯盟單位定期發放廁所開放備用品“五件套”(一瓶清廁劑、一把刷子、一個塑料垃圾簍、一塊肥皂和垃圾袋),用于鼓勵開放單位。
同時城管部門向社會公布了監督電話,并進行不定時檢查和督導,確保聯盟商戶切實盡到開放義務。
據介紹,濟南市將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通過新建、改造提升+開放共享模式,力爭使城區公廁平均設置密度大于等于每平方公里4座,不斷提升公共衛生間服務管理水平,持續提高了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濟南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配套完善、環境整潔,公廁變身小型服務綜合體
位于濟南市槐蔭區南辛路和建寧路交界口附近的建寧路公廁,之前曾是一片棚戶區,經過改造,如今已變身為外觀古色古香、里面各種配套齊全的智能公廁。采用貫通式通道加裝了人臉識別取紙裝置,還有智能鏡子、廁所顯示系統,能顯示天氣、如廁人數。在前不久泉城“最美公廁”評選中,建寧路公廁以各項投票、評定第一名的成績,位居泉城“最美公廁”評選結果榜首。
歷下區黑北路公廁臨近護城河公園有一處公廁,設立時間久,配套設施陳舊老化,在今年的提升改造中,黑北路公廁徹底變了模樣,增設了第三衛生間,按照城市美學理念,打造成了現在集賞景、休憩、如廁于一體的品質公廁。
記者探訪發現,改建后的公共衛生間,打通了與環城公園的通道,市民和游客可直接如廁,避免繞行黑北路,公廁門板隔段上噴繪了泉城元素的彩繪,畫面以泉城三大名勝為背景,處處彰顯泉城特色,也是濟南文化的一個展現。
記者從濟南市城管局獲悉,元旦至今,濟南已新建公廁59座,改造提升45座,超額完成了全年建設任務。濟南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孫世會表示,廁所建設和改造提升,不僅僅是單純的外立面美化,而是要實現“五化”,即功能齊全化、創新智慧化、生態無臭化、管理科學化、景觀和諧化,打造出一廁一景的效果。同時要賦予傳統如廁場所新的內容,增加智能化配套設施,具備充電、閱讀、借物等功能,成為市區內小型服務綜合體。
(文章來源:大眾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