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1-11-02 11:11:11
原標題:2020年山東海洋生產總值13187億 海洋生物醫藥業增加值居全國首位
來源:大眾網
11月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20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進行解讀并回答記者提問。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根據自然資源部核算數據和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情況,山東省海洋局編制了《2020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下文簡稱《公報》)。11月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公報》進行解讀并回答記者提問。山東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呈現的特點。
海洋經濟發展基礎不斷鞏固。據自然資源部反饋,202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3187億元,恢復到上年的98.1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8.03%,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6.48%。2020年一二三產比重分別為5.3%、36.8%、57.9%,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第三產業比重有所下降。全省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5073億元,恢復到上年的92.3%。除濱海旅游業、海洋油氣業、海洋鹽業外,其他海洋產業均實現溫和增長。
政策助力海洋產業企穩復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有關部門和沿海市出臺了推遲繳納海域使用金、提高供水補貼和用電優惠、加大財政獎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海洋產業企穩回升。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的意見》《關于發展加快智慧海洋產業的意見》等,促進海洋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等產業均實現穩步發展,分別同比增長5.4%、4.9%、4.0%。海洋生物醫藥業實現增加值127億元,居全國首位。
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有序推進。山東港口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為總目標,加快從裝卸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升級。2020年新增集裝箱航線35條,其中外貿航線18條,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中國北方港口首位。自主創新打破行業技術壁壘,10項技術全球首創,7次打破世界紀錄,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在青島港,率先實現卸船機自動化作業,全球首創集裝箱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竣工;在日照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落地;在東營港,全球首臺自動化門機啟用。2020年海洋交通運輸業實現增加值1140億元,同比增長4.8%,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16.9億噸,同比增長4.9%;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3191萬標箱,同比增長6.0%;外貿吞吐量累計完成9.3億噸,同比增長5.0%。
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增強。海洋產業關鍵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科技賦能促進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一期規模1.5億元,為海洋藥物研發提供有力支撐,深入實施中國“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國家一類免疫抗腫瘤海洋新藥BG136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啟動海上風電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組建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打造海水淡化研發鏈和產業鏈,反滲透海水淡化高壓泵技術研究獲山東省海洋科技創新獎一等獎。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開工建設。煙臺萬華百萬噸乙烯、東營威聯化學200萬噸PX項目一期、青島海灣化學40萬噸/年聚氯乙烯等一系列項目投產,打通產業鏈“斷點”“堵點”,實現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海洋科學教育管理服務業同比增長11.3%。
綠色轉型發展成效顯著提升。海洋清潔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2020年,全省海洋風力發電量178.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建成海水淡化工程項目39個,日產能達37.14萬噸。青島獲批全國唯一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打造集深海養殖、繁育、加工、裝備制造等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威海大力推進海洋牧場生態綜合體建設,開創“多營養層次生態模式”,優化生態養殖區域布局。加快海洋生態修復,共實施渤海攻堅海洋生態修復項目29個,已整治濱海濕地4675公頃、岸線62.82公里,分別完成總任務的123.03%、285.54%。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