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2021-12-09 05:20:12
原標題:船員“炒掉”老板 “違約”回國 青島海事法院法官緣何這樣“力挺”?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8日訊 幾名船員受雇去塞內加爾捕撈金槍魚,可合同未到期,就“違約”回國,并向青島海事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解除他們與雇傭公司的勞務合同,并支付相關費用。這看似不合理的要求,竟然獲得了青島海事法院法官的力挺,這到底是咋回事?青島海事法院今天發布了這一案件背后的故事。
據介紹,王先生是一名從事捕撈作業的高級船員,2020年2月,他與青島一家漁業公司簽訂《勞務合同書》。雙方約定,合同期限為24個月,期間由該漁業公司安排王先生到西非塞內加爾從事金槍魚的捕撈工作,并約定了工資、補貼等相關費用。負責該案的法官介紹,合同簽訂后,王先生自北京乘機前往西非,并于2020年2月14日,在塞內加爾登上捕撈船開始工作。
該船配有當地船員,一般出海捕撈二十天左右,然后靠港卸貨并補給。當時塞內加爾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當地船員在船舶到港后仍可自由上下船,可能引發疫情傳播,所以王先生和另外幾名船員,就向雇傭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可是并未獲得同意。由于當時國外疫情嚴重,而國內疫情防控非常到位,處于保護自身健康安全的考慮,王先生和其他船員不得已自行墊付機票費用回國,并產生了住宿費、隔離費等相關費用。
隨后,王先生和其他幾名船員以雇傭公司未提供安全生產環境為由,將雇傭公司起訴至青島海事法院,請求解除他們與雇傭公司勞務合同,并支付工資、隔離費等相關費用。對此,雇傭公司辯稱,船員在違約的情況下,公司按月薪標準進行結算符合合同約定,應得工資已全部支付完畢,船員無權主張私自下船后的工資,船員私自下船后產生的國外費用、機票費用、隔離費用與合同履行沒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屬于對方違約造成的可以避免的損失,應由船員自行承擔。此外,船上沒有出現新冠疫情,其他船員都在堅守崗位。隨后該公司向法院提出反訴請求,判令涉案船員支付違約金、出國機票款。
青島海事法院的辦案法官就此案談到————
“生命健康權至上。如果不是疫情的情況下,這幾名船員肯定是違約了,可是這件事的意義就是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高于普通的債權!”負責審理該案的法官介紹,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他們認為,王先生及其他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恰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整個世界談疫色變,人人自危;他們所在的塞內加爾短期內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急速增加,政府一度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同時,王先生工作的船舶允許當地船員自由上下船而未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這些因素足以使其對罹患新冠肺炎產生恐懼與擔憂;王先生相對封閉的工作環境又導致其信息來源相對單一,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無疑加重了王先生對自身生命健康的擔心與焦慮。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條、第一千零四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健康權,自然人的生命安全、生命尊嚴、身心健康受法律保護。該規定賦予自然人在生命安全、生命尊嚴、身心健康遭遇威脅時尋求法律保護的權利,體現了生命健康至上的價值取向。本案糾紛系由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之規定,從更有利于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更有利于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更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出發,本案可以適用民法典之規定。
作為基本人權,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的法律價值明顯高于基于合同而產生的普通債權,其保護標準應相對寬泛,對主體的要求不應過于苛責。因此,船員出于對自身生命健康的考慮,在無力改變國外工作環境而國內已經控制疫情的情況下,向雇傭公司提出解除合同申請,并在與該公司協議不成時選擇自行離船返回國內,其行為在當時所處情勢下是一種正當的選擇,對其選擇,應當給予適當的尊重與關切。
綜上,相關船員以雇傭公司未提供安全生產環境為由請求解除合同,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婁雅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