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2021-12-13 09:11:12
原標題:山東濱州打造黃河下游生態廊道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本報記者 趙坤
記者近日驅車行駛在位于山東省濱州市的黃河大堤上,近百公里的黃河大堤鄉土樹種、花灌木以及彩葉樹種有序搭配,一段一景,呈現出“樹種多、景觀美、功能強、效益高”的生態黃河廊道景致。
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趙增永介紹,今年啟動實施了黃河淤背區綠化提升工程,徹底改變過去“綠了就行”的觀念,從造林向造綠、造景、造福、造富提升,既有量、又有質、更加注重生物多樣性,努力打造黃河下游生態廊道“濱州樣板”。
濱州市黃河河道長94公里,自西向東涉及鄒平縣、惠民縣、高新區、濱城區、開發區、博興縣3縣3區,淤背區土地面積1.5萬畝,可綠化面積約1.3萬畝。
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級調研員王海介紹,以前濱州黃河綠化主要是以楊柳樹種為主,兼有果樹林和綠化苗木,樹種單一、缺壟斷檔、失管衰老,林相參差不齊,景觀效果差,生態效益也難以發揮。
今年2月25日,濱州市委召開黃河淤背區綠化提升工作會,發布了《濱州市黃河淤背區綠化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市委副書記張月波在會上鄭重承諾:“要把黃河於背區打造成展現濱州城鄉風貌的亮麗窗口,讓本地人津津樂道、外地人心心向往。”隨后,黃河淤背區綠化提升工程在沿黃6個縣(市、區)全面鋪開,一場綠化美化黃河的重頭戲拉開序幕。濱州市財政投入700萬資金,按照節點園林式綠化每畝2萬元、新建林帶每畝1000元、完善提升林帶每畝3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黃河淤背區綠化提升工程的一大特點。工程新建、完善提升綠化面積約5106畝,樹種選擇以白蠟、國槐等鄉土樹種為主,其他區域栽植白榆、欒樹、紫葉李、木槿、紅葉碧桃等樹種,提升黃河大壩綠化景觀效果。同時,在重要節點打造特色綠化景觀,重點在交界地段、道路出入口等處采用“喬、灌、花、草”立體化園林綠化模式,通過喬灌花草高低錯落與常綠樹、彩葉樹、落葉樹種合理搭配,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彩)的綠化效果。
如今,工程通過高標準新建、改造提升、補植完善、撫育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了濱州市黃河淤背區的林帶標準質量和景觀效果。王海介紹,工程還將在合適節點設置停車場地,在條件成熟村莊發展“農家樂”,帶動黃河沿線文化旅游、餐飲產業發展,讓百姓在盡享沿黃一帶生態自然環境的同時,更能依黃河而發展、依黃河而富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