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2-04-09 14:05:04
原標題:大城藍圖豁然開朗,“新十字方針”助濟南振翅翱翔
來源:濟南日報
核心閱讀
大河時代,大城逐夢。肩負著“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歷史使命的新濟南,主動適應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加快塑造“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城市發展框架進一步拉開、功能品質不斷完善、產業承載能力持續提升,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站在濟南中心城區,舉目遠眺,環顧四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方向,都升騰著長高變大的熱浪、涌動著時不我待的活力——
向東,創新創業的活力日益迸發;向西,醫學高地正在加速崛起;向南,“詩畫南山”的魅力逐漸彰顯;向北,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鏗鏘有力;中心城區,向著“宜居、宜業、宜行、宜樂、宜游”的藍圖有機更新……
大河奔流,大城崛起。“新十字方針”,是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擔當國家使命的必然要求。隨著城市發展新格局的加速構建,濟南這座千年古城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強筋健骨、加快壯大,“大城”在新時代的藍圖更新中豁然開朗,勾勒出令人充滿期待的壯美輪廓,強力支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加快崛起。
“大城”框架逐漸拉開在踐行重大戰略中加速釋放省會紅利
1月18日上午,備受矚目的濟南鳳凰黃河大橋正式通車,這是世界上最大跨度、最大寬度的三塔自錨式懸索橋,也是濟南第15處跨黃通道。通車后,黃河兩岸市民可選擇自駕、公交、軌道、步行、騎行等多樣化方式過橋。
就在3個多月前,2021年9月29日,“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正式建成通車,實現了黃河天塹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歷史性突破。隧道通車后市民開車最快5分鐘可穿越黃河,地鐵開通后2.5分鐘可穿越黃河,極大方便了黃河南北兩岸居民出行。
伴隨著一座座跨河橋隧的開通,濟南把曾經的天塹變為通途,“北起”戰略邁入快車道。與北部一樣,隨著“新十字方針”的持續落地,濟南扛起國家戰略的底氣更足,省會紅利加速釋放。
推進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黃河百里生態風貌帶初見成效。堅決保障黃河安瀾,成功戰勝黃河36年來最大秋汛。聚焦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全面落地見效,濟南舉全市之力推動起步區建設跑出“加速度”,“1+4+16+N”規劃體系基本確立,一批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建設,中科新經濟科創園、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等7大重點產業園區集聚功能明顯增強。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獲批以來,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先后獲批濟南章錦綜保區、國家數字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金字招牌”。濟南片區發揮自貿試驗區、高新區、綜保區“三區疊加”的優勢,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累計推出改革創新舉措480項,形成制度成果150余項,新增注冊企業1.3萬家,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扎實推進,繞城大北環、京臺高速改擴建等一批互聯互通項目開工建設,企業開辦等公共服務實現全域通辦。
今天的濟南,城市能級持續提升,市域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里,GDP過萬億元,財政收入突破千億元,常住人口近1000萬,進入了特大城市行列。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濟南在國家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厚積薄發、爭先進位的勢頭更加強勁,跨越發展、引領發展的前景更加廣闊。
產業承載能力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態勢加速形成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的發展,與城市承載能力息息相關。隨著城市發展框架的持續拉開,我市的產業承載能力持續提升。
2021年底,一則令人震撼的喜訊傳來——山東首個8英寸高功率芯片生產項目完成全線設備調試,在濟南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順利通線。作為“山東第一芯”,該項目實現了完全國產化,補齊了芯片產業應用領域一塊重要短板,有助于解決“卡脖子”難題。
來自“東強”戰場上的這則喜訊,彰顯了東部這片發展沃土持續迸發的活力——臨工重機兩款大型礦山專用挖掘機正式問世,“國之重器”實現了百噸級挖掘機的技術突破;濟南市與中企國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SUNSEAP、國昂實業、瑞士SSP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助力我市提升外貿進出口額,拓展利用外資的新渠道,開辟國際金融合作的新領域……如今,以濟南科創城為代表的一批科創平臺載體在齊魯科創大走廊落地發展,漢峪金谷崛起成峰、中央商務區拔地而起,臨空片區、國際內陸港核心區、新東站片區加快推進,濟南高新區、明水經濟開發區、萊蕪高新區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加速奔跑……未來,“東強”區域必將成為引領濟南發展、服務重大戰略的重要承載地。
2021年8月10日,山東省政府、濟南市政府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戰略合作簽約活動。在這個簽約儀式上,兩大重磅級項目——科技部“一帶一路”中醫藥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合實驗室、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同時落戶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為加快建設“健康濟南”和中醫藥強市增添了強勁動力。作為“西興”戰略的重要載體,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自設立以來,從一張規劃圖,成為一片發展熱土。如今,這片發展熱土正聚焦“崛起提升”,聚集高端科研、高端醫療、高端康養和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醫學科學和醫療健康產業高地。隨著“西興”戰略深入推進,西部這片沃土正成為“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產教融合發展增長極”“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醫學科學和醫療健康產業高地”。
再把目光投向廣袤的北部,起步區以項目建設引領動能轉換,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項目,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將打造成為集中展示動能轉換成效的重要窗口。2021年,起步區新引進總投資738億元的22個優質項目。今年3月15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舉行2022年春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項目總計20個,總投資約455億元,年度投資約155億元,既有產業開發、生態保護項目,也有城市建設、民生保障項目,都是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引領性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實施,使得起步區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產業動能更加強勁、發展框架日趨完善、民生保障大幅提升。如今,一座798平方公里的現代綠色智慧宜居之城加速崛起。
承載能力的持續提升,為濟南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這座城市聚力塑造產業競爭新優勢,新舊動能轉換步伐不斷加快——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加快建設,3家省實驗室掛牌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5家,“齊魯一號”和“齊魯四號”衛星成功發射,攻克物聯網安全芯片等一批關鍵技術,超算中心智能計算等三大系統上線運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4000家;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12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深入推進;凈增規上工業企業320家,累計培育獨角獸企業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家……
實現高質量發展,基礎在于高素質產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在于培育新興產業。隨著發展框架的不斷拉開,濟南的產業承載能力持續提升,項目建設量質齊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加速形成,一座生機勃勃的活力之城正在崛起。
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
中心城區,承載著濟南人的美好記憶。進入新時代,濟南明確了“中優”目標——優化中心城區城市肌理和風貌,提升綜合承載功能,加快產業迭代升級,進一步凸顯泉城特色,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獨特魅力。
圍繞加快疏解老城區非核心功能,濟南實施城市微改造,推動城市有機更新,開展拆違拆臨、桿線入地、戶外廣告等專項整治,連續打響雪野湖、佛慧山、千佛山、大明湖周邊違建整治“四場戰役”,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市民生活新常態。治山治水治霾成效顯著,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建設好泉城文化特色風貌區,是“中優”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濟南加快推進明府城片區提升,留住“老濟南”時光。
隨著“中優”的推進,洪樓片區、小清河兩岸、二環南科創帶等其他重點片區也將隆起新的高端產業、集聚新的高端要素,逐漸實現推動城市品質化、功能現代化、業態高端化。
南部山區承擔著凈化濟南的“綠肺”功能,被稱為省會“后花園”“活水源”。優美的生態環境,讓這片沃土成為濟南的生態名片。實施15處名泉泉水景觀提升工程,泉水標識、泉池周邊環境得到完善,積極推進污水治理……南部山區致力打造濟南生態高地。在加強水系治理的同時,南部山區著力做好綠的文章,加快荒坡造林綠化,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7%以上,有效實現區域生態良性循環。在綠化過程中,南部山區采用多樹種綠化,形成喬、灌、花、草錯落有致的混交結構,達到“四季有景、全年常綠”的景觀效果,“南美”畫卷正加快繪制。
濟南機場新國際廳建成投用,3條高速鐵路、5條高速公路同時開工建設,軌道交通實現換乘、二期6條線路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持續深化,40余萬件城市家具實現一體化綜合保潔;啟動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成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120個,農地入市實現突破;PM2.5濃度同比改善率、優良天數比例大幅提升,成功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20位;建成各類公園122個,500平方米以上公園數量超過1000個——“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加速構建的過程中,城市功能品質也在持續提升。
這座城市用如椽巨筆勾繪城市藍圖,加速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明府城、老商埠、上新街、泉道暢通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中央商務區“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引進各類高端企業50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17家;國際醫學科學中心蓬勃發展,質子臨床中心、精準醫學產業園、太平洋眼視光學院等項目啟用運營,中科院微生物所、樹蘭(濟南)國際醫院等項目加快推進;南部山體綠化造林完成7.1萬畝。濟南,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一方熱土。
生機勃勃的泉城大地,強省會崛起的答卷聲鏗鏘有力,“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藍圖豁然開朗,助推新濟南振翅翱翔!(本報記者王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