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2-05-09 14:53:05
原標題:感受71歲《文史哲》的歷史與新生——對話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編輯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2021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對辦好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提出殷切期望,讓剛剛度過“七十歲生日”的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倍感驚喜與振奮。過去的一年,《文史哲》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根本遵循,繼續發掘熱點話題,引領學術潮流,為弘揚中華文明、繁榮學術研究貢獻全部力量。近日,記者對話《文史哲》編輯部的兩名年輕編輯,從他們的視角見證發生在編輯部和他們個人身上的變化,感受這本我國目前刊齡最長的綜合性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歷史與新生。
鄒曉東——“知名度和傳播力是用來干事創業的”
時至今日,《文史哲》編輯部理論編輯室編輯鄒曉東仍記得迎來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時的場景:“編輯部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成員是2021年5月10日上午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當時的感覺是既‘驚’又‘喜’。”成為《文史哲》編輯的第6個年頭,鄒曉東全程參與了這份學刊70周年刊慶的各項活動,在刊慶紀念會前的一段時間,編輯部向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匯報了70年來的辦刊成績,表達了他們擔負起時代使命、發揮好期刊作用、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的決心,并期待獲得下一步工作的指示。鄒曉東記得,去年5月10日是“五一”假期后的第一個周一,收到回信時,整個編輯部沸騰了,隨即便投入到對回信的學習中。
對于一個物理學本科“出身”,從碩士起轉攻哲學,一路做到哲學博士后,并曾一心想著搞學術研究的學者來說,成為《文史哲》的編輯并非鄒曉東的初衷。但在這7年的編輯工作中,他沉浸式地體驗著《文史哲》“有思想的學術與有學術的思想”的刊風基因,以及“預見大勢、介入大勢、見證大勢”的遠大抱負,這種體驗鞏固乃至激發了他作為一個哲學工作者應有的“思想激情”。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鄒曉東,將這7年的工作經歷,形容為對他在學術識見、學術交游、個人性情上的高品質“催熟”。
過去一年里,鄒曉東感受到了內外的不少變化。“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以及全國上下此起彼伏的學習熱潮,確實給《文史哲》帶來了一定的‘出圈’效應。”他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在山大物理學專業讀本科時,他和專業內很多同學并不了解山大有《文史哲》這樣一本刊物,但如今他曾經的“物理圈子”,尤其是在山大物理學院任教的同學,都知道他在一個“厲害”單位工作。從業務角度來看,媒體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后,《文史哲》微信公眾平臺訂閱用戶一天之內增長了兩千多。“這種增長,對一份嚴肅的古典人文學術期刊來說,簡直難以想象。”
當然,對《文史哲》編輯部同仁來說,在一時的興奮之后,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壓力。《文史哲》現任主編王學典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興奮是一時的,壓力是永遠的”。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出圈”所帶來的知名度和傳播力,不是“功勞簿”,而是用來干事創業的,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不辜負學界乃至社會各界的期待,是他們要努力的方向。
《文史哲》的編輯不只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在鄒曉東看來,學刊編輯可以在辦刊的同時繼續追求學術夢,但必須不斷優化角色定位。過去的一年,他在工作理念和具體做法上進行了一些嘗試。近幾年,他和校內外學者共同發起組織了“儒學與西學”系列論壇,起初是志在學術,但從去年10月的一次論壇以來,他發現學術論壇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干編輯”的工作現場。“在那場論壇之后,我順勢邀約的‘邏輯一元論與中國哲學名實問題’這組包含了1篇主論文和5篇評論的文章,前不久順利通過了嚴格的三審和外審程序。”這讓鄒曉東明白,要辦好刊物,除了決心和毅力,也需在理念、做法乃至機制上適當進行新嘗試。
《文史哲》的專職編輯除了“編輯”這層身份,也都在刊物所屬的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任教,為各學段學生上課。疫情發生前,鄒曉東還曾和研究院的同事郭萍副研究員合辦過“研究生論文初稿切磋坊”,嘗試“為提升研究生學術論文的寫作水準做一點接地氣的工作”,今后他和同事們打算在適當時機重啟“切磋坊”,爭取將其長遠辦下去,讓更多研究生嘗嘗和《文史哲》編輯零距離“切磋”的滋味。
作為一本已有71年“刊齡”的學術刊物,《文史哲》從不拒絕創新。近幾年,編輯部還專設新媒體工作小組、編校小組、宣傳報道小組等機構,適應新媒體傳播形式,更高效地推送紙刊內容,讓《文史哲》走向大眾。面對外界的關注,在“坐冷板凳”的過程中努力產出優質學術創見,風清氣正地進行角色規劃和崗位經營,是鄒曉東對自己的定位,“長此以往,我們的學術初心會獲得較大慣性,即便哪一天‘火’了,也不會因熱鬧和喧囂而驟然喪失學術定力”。
孫齊——“把刊物辦得更好是每一名編輯的使命”
《文史哲》中國古代史版塊編輯孫齊是“較早”得知習近平總書記給編輯部回信的人。繁忙的70周年刊慶活動剛告一段落,2021年5月9日晚10點多,他接到主編王學典的電話,被安排去教育部取信。“第二天上午,我和另外一位老師一起把回信從北京帶回山大,我為能夠參與其中感到榮幸。”
2014年,孫齊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畢業,隨后在儒學高等研究院做了兩年古典文獻學博士后,出站后便進入《文史哲》編輯部,從事中國古代史版塊的編審工作。
在編輯部的6年,很多人和事給了年輕的孫齊厚重的人生閱歷,助推他快速成長。初入編輯部時,山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范學輝作為兼職編輯,手把手帶他熟悉編輯業務和作者群體,良師的帶動令孫齊很快適應了編輯的工作和角色。范學輝教授在2019年不幸離世,此后中國古代史版塊的“重擔”主要落在孫齊身上,需要他獨當一面,工作量和壓力都增加了很多。“被迫”成長讓孫齊認識到,《文史哲》是70多年來幾代編輯薪火相傳的光輝事業,編輯部每個人都有一份使命感。“我們一定要把《文史哲》辦好,要對得起編輯部歷代前輩。”
在近幾年編輯的稿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第1期刊發的北京師范大學黎虎教授的《中國古史分期暨社會性質論綱》一文。全文長達5萬余字,已是耄耋之年的黎先生稱其為“畢生習史的總結”。為了編好這篇重頭文章,孫齊用了半年時間耐心核對、謄錄作者校改意見,反復增刪數千字,歷次校樣攢了厚厚一摞。文章刊出后,在學界引起強烈反響。黎先生給孫齊發過一段話:“《論綱》如果不是在《文史哲》刊發,如果不是你負責編輯,絕對達不到現在的效果。你不厭其煩的工作態度和耐心,促成了這一結果,功不可沒。”
“期刊不僅要‘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而且要擔負起‘引領創新’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們對期刊工作的目標和意義都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孫齊說,他們的編輯工作更有底氣了。
同樣擁有教師和編輯雙重身份的孫齊認為,如同“教學相長”,編輯、研究也是“相長”的關系,《文史哲》的辦刊經驗說明“學者辦刊”是提高期刊水平最好的方式之一。有自己的研究,能幫助編輯更好地識別最有學術價值的稿件。而《文史哲》一向關注人文學術領域的新進展,編輯工作要求緊跟學術前沿,了解不同領域動態,這讓他能從更廣闊的立場上看待自己的研究。
在日常給學生上課時,他充分利用自己的“雙重身份”。本學期,他所教課程是山大尼山學堂的“《資治通鑒》導讀”和歷史專業強基班的“出土文獻專題”。在講授自己研究的同時,他也盡可能地向學生介紹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動態。多年的編輯工作,讓他更為熟悉學術論文的撰寫規范和評價原則,每年也會給尼山學堂的學生講學術規范與學術論文寫作。
歲月如梭,在一年年周而復始的編輯工作中,《文史哲》一代代編輯人員“守正創新,薪火相傳”。每當走進編輯部會議室,看到掛在墻上的首屆編委照片——華崗、楊向奎、陸侃如、馮沅君、高亨、蕭滌非、童書業……孫齊都會生發出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作為編輯部的年輕成員,我們會繼續秉承編輯部老前輩蕭滌非先生所說的‘嚴肅認真’的‘《文史哲》精神’,嚴肅對待學術研究,認真對待編輯工作,再接再厲,爭取把刊物辦得更好。”
原標題:感受71歲《文史哲》的歷史與新生 ——對話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編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