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22-05-23 10:25:05
原標題:青島醫生守“滬”日記
來源:半島都市報
我向病人了解過疫苗接種的情況,這名病人之前接種了兩針,沒有打加強針,的確會存在一點影響。另外,他本身也非常焦慮,也可能加重了癥狀。這種焦慮具體表現為不停去辦公室找醫生。我就站到病人床邊安撫他,我說“你昨天剛進來,現在暫時也沒有大礙,再觀察一兩天,但是說實話,那兩天我們醫護的心也都是懸著的。”
在方艙的時間里,大約有一半時間要花在安撫病人情緒上。
很多病人都會感到焦慮,他們說“醫生,我得盡快好呀!你幫幫我!”“醫生,昨天開的藥怎么沒用啊,喉嚨還是很痛啊,還是會咳嗽呀。”我們就安撫他們,解釋這個藥具體有什么作用。
“你看你現在氧飽和和心率非常正常,肺功能非常好,照這樣是沒可能轉成重癥的,所以心態放好一點,該吃吃該喝喝,每天測測核酸,說不定哪天就轉陰了。”
開始想家
5月1日勞動節,我已經在上海戰斗了20余天,看著朋友圈里都在曬旅游、露營、喝啤酒吃燒烤火鍋的照片,再看看眼前吃了20多天菜品沒什么變化的盒飯,心里感覺酸酸的。
最難受的還是沒法在這個假期陪伴家人,媳婦每次視頻通話都要問一句“有沒有消息啊,什么時候回來啊?”家里的娃才一歲多,“爸爸”是他學會的為數不多的詞語之一,每次兒子在電話里喊“爸爸”我都想盡快回家,抱抱兒子。這個節日,朋友圈里都是舉家團圓出行游玩的照片,我是一邊點贊,一邊心里默默地掉淚,真的開始想家了。
可還是覺得這一切都值得,剛到上海的時候每天新增新冠感染者20000+,今天這個數字已經下降至6000,這里面有我們隊伍一份力。
每天的視頻通話時間是最快樂的時光,可以跟媳婦訴訴苦,可以看看可愛的兒子。今天媳婦卻突然有些難過,她說接到了醫院對口支援甘肅定西通知,5月底出發,去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人民醫院支援。我在上海歸期未定,回山東還需要隔離至少10天,我們倆今年可能沒機會見面了。
突然得知這個消息,感覺很失落。本來計劃回家好好陪陪媳婦和孩子,補償一下娘倆,沒想到,媳婦又接到了對口支援的任務。現在疫情散發,各地隔離政策不明確,可能難有機會前去探望。
這個2022年,聽起來滿是愛的一年,竟是夫妻二人聚少離多的一年。
轉戰醫院
5月8日是母親節,上海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數降到3000余人,隨著方艙住院人數逐漸減少,現在基本空閑2/3的床位,隊員們開始討論回家的日程。
每個人都對疫情消散滿懷期望,開始討論什么時候方艙醫院合并,減少班次,甚至估算隔離日期。我也開始計算,如果一周內離開上海,回山東隔離10天,就可以在5月下旬進行居家健康監測,此時就可以好好地在家里陪媳婦孩子一個星期,想想都有些興奮。
希望總是美好的,接到省醫療隊最新通知,部分醫院隊伍重新編制,入駐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新冠肺炎治療定點醫院),接管14樓和17樓病房管理工作。這基本宣布我們還至少要戰斗一段時間,短時間內回家無望。
我們醫療隊里有27名護士,不少都是媽媽,母親節過后很快迎來了護士節。我之前拍過很多短視頻,此次援滬總是想給大家留下點紀念。我給36名隊員每人錄制了6個分鏡頭,最終216個分鏡頭組成了5分鐘時長的《青大附院醫療隊抵滬40天-護士節援滬特輯》,視頻中大家聊到接到通知時的自己,來到上海的初印象、現在的心態、回家后最想做的事,還表達了對護士老師們的節日祝福。
抵滬40天大家都很想家,字里行間都是想念,在剪輯的過程中,哭了很多次。
我的媽媽也是一名護士,從小我就在醫院長大,這也讓我對醫療行業有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指引著我成長為一名臨床醫生。往年是一定要陪媽媽過護士節的,今年只能送去遙遠的祝福。
搶救重患
5月13日,上海下了一場大暴雨。人在上海,我的心卻時不時地飄到了青島。
來上海的前一天,正好是急診醫學研究生招生的日子,本來是下夜班休息的我,又來到醫院加班,忙活一天研究生筆試面試。剛到家門口,接到醫院的緊急電話通知,援滬醫療隊正在集結。那時我的岳父正好剛做完手術沒有幾天,全靠媳婦來操持。我一直在想著青島到底下沒下雨?岳父千萬不能出門啊!還沒有來得及多想,一場搶救任務卻快開始了。
定點醫院的值班時間更長,每個班次6小時。5月13日,我值晚上8點半到第二天凌晨兩點半的班。交班時獲悉,40床患者意識狀態在逐漸變差,嗜睡狀態,已經做了顱腦CT。我立即趕去40床查房,發現患者已呈昏迷狀態,對聲音無應答,無法叫醒,肢體對疼痛刺激無反應,無法睜眼,壓眶反射僅皺眉。我立即意識到患者病情進展迅速,需要立即尋找昏迷原因。憑借多年急診內科的工作經驗,常見的可引起昏迷的病因有低血糖、肺性腦病、肝性腦病、酮癥酸中毒等,立即抽血排查并聯系ICU會診。
經過仔細的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初步診斷是肺性腦病引發昏迷。因為患者肺部感染加重,引發呼吸衰竭。立即對癥處理并轉入ICU,后來患者意識逐漸好轉。
由于在方艙醫院及定點醫院對于重點患者的病情處理及時得當,我榮獲山東省醫療隊“方艙之星”的榮譽稱號。其實,對于病情的細致觀察和及時處置是我的職責,我只是做了一個醫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堅信,不忘初心,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迎來歸期
隨著日子的延長,逐漸習慣了援滬的日子,我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小,工作仔細按部就班,隊內一次也沒有發生院內感染。
回想起在方艙醫院時,工作繁瑣復雜,經常把艙內醫護累得感慨連連。保安看著醫護行色匆匆一刻不停,常常幫忙分發三餐,維持秩序。
每天凌晨4點到8點的班,需要對全艙人員進行鼻拭子咽拭子雙采核酸檢測,滿員時艙內1584名患者,醫護人員只有30余名,這是每天最忙的班次,測完核酸還需要分發早餐和當天的藥物。
方艙內的患者主動請纓,成立志愿者小隊。核酸檢測不僅是捅一下嗓子和鼻子,這之前要掃碼登記,很多患者高齡沒有智能手機,多虧了方艙志愿者小隊,協助患者掃碼登記,每天的核酸檢測工作得以如期完成。
5月19日是我做夢都能笑醒的一天。我們負責的14樓病區僅剩余不到10個病人,要合并病區啦。國家衛健委通知,我們在5月22日就可以離開上海了,我終于要回家了!
“我們的一生要經歷無數個夜晚,或平淡、或幸福、或孤單,這樣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可能是一生的記憶。縱使風雨飄搖,只要內心有光,我們仍然可以迎著東方的第一束光,走出鮮花滿徑。”我知道,有社會上這么多可愛的人,上海戰疫的曙光也馬上要來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