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2-09-26 09:49:09
原標題:【環時深度】詩歌音樂凝結英國王室文化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山 王海英】編者的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上,有桂冠詩人吟誦了詩篇,同時,這場葬禮也是一場西方傳統音樂盛宴。桂冠詩人的職責是什么,如何為女王和王室服務?相比一般意義上的音樂,王室音樂有何特殊之處?女王葬禮引發人們對英國乃至西方詩歌與音樂的好奇與關注。
桂冠詩人,榮耀還是桎梏?
在古希臘,人們會給公認最好的詩人戴上用桂樹枝編成的頭冠。這就是最早的桂冠詩人的由來。擁有優秀的詩人、詩篇,是文化昌盛的標志。自查理曼帝國起,歐洲宮廷就有招募詩人的傳統,這些詩人會在王室婚喪嫁娶、各種節慶和重大國事場合創作“命題詩篇”,還會創作提振士氣的軍歌歌詞和歌頌國王將帥豐功偉績的史詩。不過宮廷詩人并非固定任職,人數也多寡不定。
17世紀,首位獲得英國王室正式任命的桂冠詩人是約翰·德萊頓,在他之后該職位成為王室內部的既定職位。早期,桂冠詩人作為拿薪俸的英國王室人員,在新年或國王生日負責創作頌歌,并配以樂曲,在國王及眾人面前演唱。在加冕儀式和軍事凱旋儀式上也要創作詩歌。此類做法在17世紀末期至19世紀初形成固定傳統,長達100多年。此后,維多利亞女王取消了這一做法,英國桂冠詩人不必在皇家慶典等重大場合賦詩,他們雖依然屬于英國王室的御用詩人,但桂冠更多意味著對詩人卓越詩歌成就的一種褒獎。
桂冠詩人的稱號,有人視之為榮耀,也有人視之為創作的桎梏。畢竟,“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如何在詩歌創作的自由和王權之間做好平衡,一向是桂冠詩人們面對的難題。幾百年來,英國的桂冠詩人群體中不乏溜須拍馬之輩,比較典型的如被其他詩人群嘲的阿爾弗雷德·奧斯丁。但也有頗具傲骨的桂冠詩人,比如作為天主教徒的約翰·德萊頓,他因拒絕向信奉新教的君主宣誓效忠而被免職,成為英國歷史上唯一被免職的桂冠詩人。英國杰出的詩人托馬斯·哈代和托馬斯·格雷都曾拒絕王室桂冠詩人的任命。著名詩人拜倫也曾在自己的詩作《唐璜》中,指名道姓地嘲諷騷塞等桂冠詩人。但也有評論家認為,拜倫是因為生活作風不檢點而未能獲得這一職位,所以他的嘲諷多少有點醋意。
詩與酒結緣,這一點在東西方似乎是相通的。17世紀早期,從本·瓊森開始,桂冠詩人的報酬就是年俸加上一桶西班牙葡萄酒,這大概是因為詩人的聚會總離不開酒的緣故。1999年,英國修改桂冠詩人規則,由終身制改為10年一換。正因如此,共有3位活著的英國桂冠詩人見證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葬禮。
隨著歷史的變遷,桂冠詩人的頭銜以及他們的詩歌創作也逐漸與王權漸行漸遠,趨向大眾化和平民化。多年前,英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就開始任命當地的桂冠詩人,這個職位也不再單純地為王公貴族服務。
如今正式或非正式設立桂冠詩人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美國等國家。許多國家不但有國家級桂冠詩人,省、州、邦甚至市縣鎮也各有其桂冠詩人。除了國家、地區和行政區劃,一些國際組織甚至企業也設立各自的桂冠詩人,上至聯合國,下至名不見經傳的小組織都有。
在美國,桂冠詩人被定義為美國國會圖書館中詩歌咨詢專家的職位。這個職位,更多承擔的是詩歌的傳承者和宣傳者的義務。當然,還有詩人聚會召集人的義務。有意思的是,美國桂冠詩人的報酬,除了年薪依然有一桶葡萄酒。
英國小學生要學寫詩
每當面對自然美景時,英國人就會吟誦雪萊的《云》:“我為焦渴的鮮花,從河川,從海洋帶來清新的甘霖;我為綠葉披上淡淡的涼蔭,當他們從我的翅膀上搖落露珠,去喚醒每一朵香甜的蓓蕾,當她們的母親繞太陽旋舞時搖晃著,使她們在懷里入睡。”在英國,早已不是“桂冠詩人”受人仰慕的時代,但主流社會仍鼓勵年輕一代,記住那些歷史上傳頌的美好詩篇,并將它們傳承下去。英國將10月8日設為全國性的詩歌日,屆時各地都會掀起詩歌朗誦會的高潮。
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詩人有英國詩人葉芝、湖畔詩派詩人華茲華斯以及雪萊。英國當代詩歌的概念,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更新著它的內容。“英國詩歌”這個概念已經無法像從前那樣包含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詩歌。在葉芝的時代沒有愛爾蘭詩人會介意被稱為英國詩人(British Poet)。“英國”更多地意味著“英語”的概念。然而這種狀況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已經不再行得通。隨著北愛爾蘭歸屬問題的日益嚴峻和蘇格蘭民族主義的興起,“英國”(British)更多地意味著“英格蘭”。
在英國大學里會為詩人提供一些短期的職位,比如“進駐作家”或“進駐詩人”。在這里,他們為有志創作或有興趣的大學生和社會人士提供一些創作指導,同時得到一些薪金。雖然這種生活來源并不能解決作家的生活問題,但它能使作家與常人更貼近,使作家能夠將他們的創作熱情和獻身文學的精神傳給許多的未來的作家。
甚至英國小學的三年級課堂上,也能看到孩子們研究和練習寫詩歌的場景。孩子們在學習寫作的時候,被鼓勵要使用“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進行聯想,并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寫出來的內容更生動。比如,通過圖片的觀察和一段音頻的播放,老師讓孩子嘗試通過“看到”和“聽到”來描寫一下關于大海的詩意場景。老師讓孩子體會頭韻在文章中的節奏和韻律,并通過填空來強化記憶頭韻的主要特征。此外,老師會引導孩子帶感情地進行朗讀,并探討詩歌中作者嘗試表達怎樣的情緒?使用了哪些帶有詩意的描述?為什么用在這里?
多數孩子在這個階段還只能寫出一些簡單稚嫩,但已經含有押韻和擬聲的短詩,這些作品往往會被鼓勵投給各地的詩歌協會,編輯出版。雖然這樣的出版物發行量有限,往往只能靠學生家庭購買才能維持運作,但英國人仍然為自己能夠留存住一以貫之的詩歌傳統,而感到自豪。
英國王室音樂只用“保王黨”作品
英國王室有自己的音樂傳統,如清晨的“司晨音樂”主要是鋼琴、長笛演奏和童聲合唱,替代鬧鐘和雄雞司晨;出行主要以鼓樂和管樂伴奏,演奏的樂曲幾乎都是軍樂和進行曲;各種儀式的先導則必然是蘇格蘭風笛獨奏,延續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傳統。君主婚喪嫁娶等重大場合,往往會演奏多達10首甚至20首以上門類齊全的樂曲。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葬禮儀式開始前,教堂管風琴師喬里斯演奏了奧蘭多·吉布森的《幻想曲四段》、沃恩·威廉斯與羅伯特·奎尼的《浪漫曲》、彼得·麥克斯威爾·戴維斯的《離開我的家》等曲目。贊美詩《主啊,你所賜的日子已經結束》,在女王葬禮正式開始后被演唱,它也曾在1897年伊麗莎白二世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鉆石禧年慶典上、1947年伊麗莎白二世的婚禮上以及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父親喬治六世的葬禮上使用。另外,《主,我的牧羊人》在英國首相特拉斯講話后被演唱。它是女王最喜歡的音樂之一,曾出現在2016年公布的女王喜愛的10首音樂列表上。
在葬禮接近尾聲時,現場的合唱團還演唱了兩首新作品:由女王任命的首位女性“王室音樂總監”朱迪思·威爾創作的《詩篇》和蘇格蘭作曲家詹姆斯·麥克米倫爵士的《給羅馬人的書信》。而當英女王靈柩被送往溫莎堡圣喬治教堂,和人們作最后的告別時,圣喬治教堂合唱團與管風琴家盧克·邦德演奏了巴赫的《裝飾你,親愛的靈魂》以及沃恩·威廉斯的《薔薇》。后者是王室的最愛,曾在已故王妃戴安娜與時任王儲查爾斯的婚禮以及去年愛丁堡公爵的葬禮上被演奏。
英國王室音樂特點鮮明,這在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典禮長達數小時的音樂盛宴中也有充分體現:首先,只用本國作曲家的樂曲,且所有作曲者都是政治立場鮮明的“保王黨”;其次,曲種豐富,既有傳統樂曲也有現當代作品,且不同場合配套不同曲風;第三,遵循傳統,有些曲目是父親甚至祖父加冕時使用,子孫加冕時沿用,有的歌曲詞句不變,但配曲卻有好幾個版本;第四,大量使用“御用作曲家”臨時專門創作的曲子;第五,宗教色彩強烈。
雖然今日的英國和伊麗莎白二世上任時的上世紀50年代相比,社會發生了顯著變化,但當地人對于古典音樂的看重和喜愛并沒有變。過去30年,英國的葬禮音樂出現了一些新趨勢。尤其是在1997年,戴安娜王妃去世后,英國歌手埃爾頓·約翰在葬禮現場含淚自彈自唱的《風中之燭》,開啟了葬禮音樂的新風。這首獻給“英格蘭的玫瑰”的歌曲觸動了千萬人的心弦,也令更多英國人認同,葬禮音樂可以少些沉重和悲傷,多些慶祝生命的明亮色彩 ,更多地回顧亡者一生的成就,帶給親人歡樂。
和流行音樂榜單一樣,在英國,從2002年以來,葬禮音樂也有了排行榜。其中當地人熟知的弗蘭克·辛那特拉的《我的路》(My Way)以及當地情景喜劇中的歡快插曲《永遠看好生活的光明面》都曾長期占據榜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