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2-09-30 10:32:09
原標題:濟南英雄山:以城之名 致敬英烈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濟南英雄山:以城之名 致敬英烈
來源:山東商報
在濟南,有一座人人都知道的山——英雄山;有一條人人都知道的路——英雄山路;有一座人人都知道的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塔。1771位革命先烈長眠在這里,青山連綿,松柏蒼翠。紀念塔巍峨,戰役紀念館雄偉,烈士墓區莊重肅穆,一種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作為濟南9.30烈士紀念日公祭地的英雄山,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七十余年的歲月流轉,英雄山有著怎樣的歷史變遷?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帶您一起探訪,揭秘英雄山的前世與新生。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劉曉燕 見習記者 孫啟桓
國家公祭——先烈英名永駐
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規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從那時起,英雄山便成為省市領導每年舉行烈士公祭活動的固定場所。9月30日也是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
松柏蒼翠寄哀思,豐碑永駐慰英魂。自2014年起,每年的9月30日上午9時整,山東省、駐濟部隊暨濟南市、中小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在英雄山革命烈士紀念塔舉行烈士公祭活動,緬懷烈士功績,弘揚英烈精神,向人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和無限哀思。
一個響亮的名字——英雄山
英雄山原名四里山,因距離濟南老城南門四華里而得名,更早之前的名字叫赤霞嶺,現在山腳下西側的廣場,還以赤霞廣場命名。此處漫山黃櫨,每當秋季,山被染成了紅色,故命名為赤霞。如今英雄山已經與馬鞍山、五里山、六里山融為一體,英雄山不僅僅是紀念和緬懷先烈的地方,也是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攻濟打援”的戰略部署,以14萬人攻城,18萬人阻援打援,歷經8天8夜浴血奮戰,全殲守敵10萬人,爭取了國民黨整編96軍軍長兼84師師長吳化文率部兩萬人起義,俘獲了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等,解放了濟南全境。濟南戰役的勝利,使全市70萬人民獲得解放,把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為我軍同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創造了有利條件,拉開了勝利的序幕。1948年10月,濟南特別市政府為紀念解放濟南而犧牲的烈士,決定修建革命烈士陵園。同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華東局作出《關于紀念革命烈士的決定》,成立“山東省紀念革命烈士建筑委員會”,領導籌建革命烈士陵園。
1952年10月27日,毛澤東主席在山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的陪同下,來到四里山向黃祖炎烈士致哀,悼念為中國革命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毛澤東主席看到眾多革命烈士安葬于此,感慨地說:“真是青山處處埋忠骨啊,有這么多的英烈長眠在這里,四里山就成英雄山了。”于是,這里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英雄山。
紀念塔建造,技術挑戰巨大
英雄山的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共有三大主體建筑,分別為革命烈士紀念塔、濟南戰役紀念館和烈士墓區。除此之外還有革命烈士紀念群雕、毛澤東悼念烈士英雄亭、開國元勛題詞碑等紀念設施。
濟南人都知道紀念塔是為紀念解放濟南的烈士所建,而革命烈士紀念塔的修建歷史卻鮮有人知。紀念塔在1949年奠基,因方案未定而停工。1956年,濟南市成立籌建處開始征集建塔方案,1960年由國家民政部確定了最終的建塔方案,并于當年進入設計階段。歷時三年之久,1963年3月,紀念塔的施工圖完成,塔座鐫刻以紅旗、花環、冬梅、秋菊、荷花、萬年青等浮雕圖案,塔身南北兩側,分別刻著“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個遒勁剛健的鎏金大字,為1949年6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主席題詞為“塔”,最后建成的為什么是“碑”的樣式?原來,毛主席于1949年6月題字后,因1957年改“塔”為“碑”,原題詞已經不再適用。當時的山東省委還曾與中央辦公廳聯系,擬請毛主席再題一“碑”字。因毛主席辦公繁忙,中央辦公廳答復:可在主席寫過的“碑”字中選用。但歷經多日搜集,始終未能找到適合與“革命烈士紀念”六字相匹配的“碑”字。1963年工程恢復后,為加快建筑工作,省委于當年5月召開會議決定,確定紀念碑南北兩面均使用毛澤東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不再考慮其他題字。紀念塔于1968年建成,距離毛主席題字已經過了十多年。將題字擴大后篆刻在紀念塔南北兩側,熠熠生輝的金色大字,在山腳下很遠都能看到,金色大字并非油漆涂料,而是由真金制成。據了解,每個字平均2.8平方米。刻字貼金共用了黃金5.167兩。
當年,紀念塔的修建從施工難度來看,近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當時的工藝條件下,修建這樣一座高34.328米的紀念塔,規模是空前的,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整個紀念塔為混凝土塔身與花崗石貼面,檔案中的施工說明明確寫道,“花崗石貼石石縫,最大不得超過5毫米”。“施工質量要求堅固、精確、一絲不茍。”在當年,沒有先進的機械,全靠工人的雙手來完成。
1964年,塔身開始施工,當時用杉篙做腳手架,木模板做內外模與支撐,澆筑鋼筋混凝土塔身,于當年年底澆筑完工。當時正好是冬天,工人們冒著嚴寒在山頂架子上精心操作,一絲不茍。石料的處理更是艱難,將荒料劈解成毛坯板材、石條線材,每塊花崗巖貼石需要3到5天的處理才能達到要求,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平整度誤差不得超過每平方米1到2毫米,縱橫邊不得超過1到2毫米,對角線的誤差幾乎為零。而這背后全是靠著工人們一錘一錘、一斧一斧打磨出來的。塔身頂部的紅色五星格外顯眼,有人誤解為是由紅色漆染成,但是記者查閱資料得知,那兩顆紅色五星是由12塊朱紅色的花崗石拼成。由于石材珍貴,運輸需要小心,加工也需謹慎,但在石匠師傅的耐心與細心下,最終呈現出來的兩顆紅星十分精美壯觀。
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堂
濟南戰役紀念館是陵園內另一座重要建筑,由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擴建而來,始建于1998年,濟南解放50周年紀念日開工奠基,2003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2018年9月,紀念館完成展陳的首次升級改造。改造后的紀念館仍分為陳列展廳和全景畫展館兩部分,其中陳列展廳共有兩層,分為“和戰博弈生死較量”“運籌帷幄劍指濟南”“厲兵秣馬蓄勢待發”“八天八夜鏖戰古城”“戰略決戰凱歌行進”“接管濟南泉城新生”“英魂長眠日月同輝”“新時代新泉城”8個部分。改造后的紀念館進一步突出了濟南戰役在解放戰爭史上的地位和意義。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以濟南戰役紀念館為中心,形成了輻射全市范圍的紅色旅游景區,是山東省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之一,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0月20日,被評為“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還榮獲了“全國首批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很多榮譽稱號。
同時,濟南革命烈士陵園開展“云服務”,進行網絡祭掃、網絡晉謁、網上參觀紀念館,開展烈屬尋親。之前,濟南市革命烈士陵園按照疫情防控需求暫停現場祭掃活動,由網上在線祭掃和工作人員祭掃代替,除了組織代祭掃活動,濟南革命烈士陵園還推出“網上祭掃”“網上參觀”等一系列“云服務”,以在線形式向英烈和已故親人獻花、留言,讓社會各界群眾足不出戶即可緬懷英烈、寄托哀思、表達敬意。
如今的濟南戰役紀念館以“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近年來打造了“烈屬尋親直通車”“紅色課堂”和“小小講解員”等紅色服務品牌,弘揚濟南戰役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很好地發揮了教育示范基地作用。
烈士墓區,青山處處埋忠骨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的南部是烈士墓區,安葬著1771位革命先烈,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山東地方黨組織創始人之一王盡美,早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謙初烈士的墓地也在此地。其中,毛主席前往英雄山悼念黃祖炎烈士的故事最令人為之動容。1952年10月,毛澤東因工作視察濟南,在10月26日到達山東省政府交際處后便首先提出要去黃祖炎墓地悼念。經過長途跋涉之后,毛澤東終于來到了黃祖炎的墓碑前。只見他在碑前駐足良久,過后,毛澤東彎下了腰,深深地向黃祖炎的墓碑鞠了一躬,在場的人也隨之鞠躬致敬。又過了一會,毛澤東緩緩向前走去,雙手輕輕地撫摸著墓碑的棱角,又將手移在墓碑上的“黃祖炎”三個字上,終于出聲打破了空氣中的寂靜。只聽見他用低沉的語調說道:“祖炎同志,我來看你了”,毛澤東說完淚流不止……
許世友說:“1950年上半年,濟南戰役犧牲的部分烈士遺骸,從市區60余處散葬點遷葬四里山,有上千人。省、市兩級已經決定,把解放濟南犧牲的烈士的墳墓,從周圍幾個山頭都遷過來,把為革命犧牲的山東黨的領導人的墳也遷過來。”
歷經歲月的滄桑變化,烈士墓區也在不斷地迎來新的變化。烈士遷葬工作一向是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的重點工作。尤其是2021年6月10日,47名烈士的棺槨從歷城西徐馬烈士陵園被護送出發,到達濟南革命烈士陵園,2022年6月29日,21位無名烈士的棺槨從市中區陡溝被護送至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英靈“歸隊”,從此長眠英雄山。
為烈士尋親同樣是黨和政府、社會各界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一項偉大事業。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的尋親工作自1998年開始,率先在全國開通尋親熱線;2009年創建網絡尋親“烈屬尋親直通車”品牌;2021年1月28日以來,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率先運用新型DNA技術為無名烈士尋親,成立烈士尋親中心,組建尋親工作專班,為安葬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的811位無名烈士,提取DNA樣本700多份,5次出征,奔赴14市70多個村鎮,行程2萬余公里,讓49位“無名烈士”重歸“有名英雄”。2022年9月24日,濟南戰役勝利74周年紀念日,濟南市為首批49位DNA 尋親成功的濟南戰役無名烈士舉行樹名立碑儀式。
英雄山舊貌換新顏
近兩年來,經過改造的英雄山,煥發了新面貌。位于革命烈士紀念塔南側、紀念館西北側的雙擁廣場原本是園區內一處健身性質的廣場,經過改造變身下沉式廣場,廣場由兩個圓形小廣場組成,采用長廊設計將兩個小廣場連接,航拍鏡頭下俯視,就像一條飄帶。順著下沉式臺階來到東側的小廣場,20多根紅纓槍豎立在廣場正中的圓圈圖案之中,長短不一。這處雕塑將革命主題用當代的藝術手法表現出來,具有極強的當代設計感。
每年清明節時舉辦悼念活動的悼念廣場名稱改為英雄廣場,廣場最東側的主題雕塑墻前新修了升旗臺,這座升旗臺所用的石材和顏色、形狀、風格等,都和烈士紀念塔平臺石欄桿的樣式、風格基本一致,與整座陵園的氛圍結合得更加巧妙。
英雄山是山東省、濟南市開展清明祭掃、烈士公祭等紀念活動的主要場所,是省市開展紀念活動、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未來的英雄山,將繼續保護和發掘紅色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和紅色教育活動。未來的英雄山,將秉承先烈的初心,承載歷史的使命,在“褒揚先烈、教育后人、服務社會”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