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2-12-29 08:24:12
原標題:中國糧食連續8年豐產……回眸2022,十組數據看亮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中國糧食連續8年豐產……回眸2022,十組數據看亮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回眸2022,十組數據看亮點
2022年,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來說,這是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一年。
星光不負趕路人。回首這一年,經濟社會領域取得許多難能可貴的成績。中國糧食連續8年豐產,新能源汽車產銷創下新高,城鎮老舊小區換了新顏,5G網絡“縣縣通”,數字經濟持續領先全球……一起透過十組數據來看亮點。
超1.3萬億斤:中國糧食“8連豐”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皇鎮街道收購站內,糧食收購正忙。“今年糧價不錯,農戶售糧積極性比較高,我們收購點已收購秋糧超2000噸。”收購站負責人說。
這一年,各地有力克服北方罕見秋汛導致冬小麥晚播、局部發生疫情和南方持續高溫干旱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糧食實現增產豐收。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730.6億斤,比上年增加73.6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夏糧、早稻、秋糧均實現增產。其中,全國夏糧產量為2948.1億斤,比上年增加28.9億斤;早稻產量為562.5億斤,增加2.1億斤;秋糧產量為10220億斤,增加42.5億斤。
產量增,面積也在增。各地通過退林還田、間套復種、農田連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積潛力。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75億畝,比上年增加1051.9萬畝,增長0.6%。
“2022年,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應對復雜嚴峻國際環境、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穩定全球糧食市場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說。
超1000億件:快遞“遞”出經濟韌性
12月1日,國家郵政局大數據平臺顯示,2022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正式突破1000億件,比2021年提前7天。
中國的快遞網絡,單程超過4300萬公里、網點超41萬處、日均服務近7億人次。快遞業克服種種困難,提前實現千億件目標,既體現行業發展,更彰顯經濟韌性。
小小快件,連接千城百業、暢通供需兩端。今年以來線上消費需求持續釋放。1—11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1%。今年“雙11”期間,快遞包裹處理量超42億件,日均處理量超3.8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1.3倍。
1000億件快遞,日均3億件,其中有1億件在農村地區進出。目前,全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已達90%。隨著物流體系和商業設施不斷完善,越來越多工業品進入鄉村、更多農特產品流向全國大市場,鄉村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
隨著元旦春節來臨,快遞又將迎來傳統旺季。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業務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岳含說,前期投入帶來的能力提升,將推動快遞業在暢通經濟循環與支撐實體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
5.2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換新顏
拆除違建、改造路面、新增綠化、施畫停車位、墻體保溫、加裝電梯……今年以來,許多地方老舊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生活質量也大大提升。用一些居民的話來講:老舊小區“改”出幸福生活,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21萬個,惠及居民859.25萬戶,按小區數計開工率為101.7%,其中25個省份的開工小區數、戶數均超過或達到計劃任務。
“面子”更靚,“里子”更實。據統計,今年前10月,規整和更新改造水電氣熱信等老舊管線5.16萬公里,加裝電梯1.23萬部,增設停車位61.96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2.07萬個,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5694個。各地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解決了不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既惠民生擴內需,又推動了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
數據顯示,這十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超過16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800萬戶。據住建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有您家嗎?
超90%: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提升
借助“光儲直柔”技術,將建筑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產生的電能儲存起來并實現柔性使用,幫建筑多省電;房屋經過節能改造,冬季室溫提升3至5攝氏度,夏季降低2至3攝氏度,讓居住更舒適。還有遮陽百葉根據陽光強弱和氣候條件調整角度,回收裝置將雨水通過沉降轉為綠化澆灌用水,屋頂小花園改善局部小氣候……我們身邊的建筑正在變“綠”變“聰明”。
從綠色建筑到綠色建材,再到大力發展綠色建造方式,目前中國已全面實現新建建筑節能,特別是綠色建筑發展迅速,成效顯著。
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經超過90%,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已經由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至2021年的20多億平方米。
此外,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到2.5萬個。2134個綠色建材產品獲得認證標識,帶動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也使建筑產業鏈拉長變寬。
住建部總工程師李如生說,將加大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和綠色建造推廣力度,讓“中國建造”貼上綠色標簽。
4%: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再上調
上漲4%——2022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再次迎來調整。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的通知,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
養老金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障。盡管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疫情影響,養老金待遇仍持續提高,既體現國家對民生的高度重視,也將實實在在助力“老有所養”。
經過多年改革完善,中國養老保險事業快速發展,制度運行更加穩健,基金更可持續,為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積累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人社部方面介紹,養老保險基金當期能平衡、累計有結余、長遠有儲備。
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4萬億元,基金支出4.1萬億元,當期收支總體平衡,略有結余。人社部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5.1萬億元,有較強的保障能力。全國社保基金有超過2.6萬億元的戰略儲備,中央層面已劃轉國有資本1.68萬億元充實社保基金。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多次強調,能夠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超6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近日,在全國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國產品牌汽車排起長隊。這些剛生產出來的新能源車正等待著發往世界各地。
與此同時,比亞迪、蔚來等品牌新能源汽車成功登陸德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地,自主品牌實現對歐美等市場出口全面突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11月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為278.5萬輛,同比增長55.3%。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亮眼。2019年至2022年前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從7萬輛躍進至59.3萬輛,占汽車出口總量從7%攀升至21%。
中國新能源汽車充分發揮中國汽車產業鏈與供應鏈完備、新能源動力電池與智能網聯技術先進等優勢,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貿易中占據愈發重要的地位,并逐漸成為中國汽車工業走出去的“新錨點”。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為,經過國家多年的政策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呈現領先局面。隨著中國汽車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中國車企正自信地往外走,這也將在未來支撐中國汽車出口的長期增長。
近9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活力足
寧波歐菱電梯配件有限公司深耕電梯門系統領域,服務國內外400余家電梯制造商,自2010年起,保持每年遞交4項專利申請;
北京融信數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專注研發多源數據融合分析技術,已積累多項核心知識產權,公司發展不斷躍上新臺階……
它們都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下,中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隊伍不斷壯大。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例,自2019年6月認定第一批248家,截至目前已認定4批共計8997家,平均每家企業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15.7項,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2021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全球占比接近30%,在5G、輸變電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等多個行業形成了一批國家名片,也培育出一批產品品質過硬、實力突出的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強,地區經濟才會強;專精特新企業多,發展質量才會高。”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說,將進一步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讓“小樹苗”成長為“小巨人”,讓“小巨人”成長為“參天大樹”。
220多萬個:5G網絡“縣縣通”
借助電商直播,陜西柞水縣金米村的“小木耳”暢銷全國各地;發力線上推廣,浙江淳安縣下姜村的特色旅游風生水起;透過智慧云課堂,貴州畢節的山里娃跟城市孩子一起上課……持續延展的信息網絡,正為農村發展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成為鄉村振興的堅實支撐。
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正是農村信息服務水平提升的生動寫照。近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寬帶發展白皮書2022》顯示,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222萬個,5G網絡在實現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覆蓋至全國所有縣城城區和重點鄉鎮鎮區,5G網絡實現“縣縣通”。
從銅線到光纖,從4G普及到5G商用,從東北雪原到青藏高原,從黃土高坡到太行山區,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實現了農村和城市“同網同速”。智慧農業、農村電商、遠程醫療……層出不窮的新業態新模式在縣域鄉村地區廣泛興起,正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超1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再增長
金沙江上游,蘇洼龍水電站1號機組近日圓滿完成72小時試運行考核,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座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的首座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電站全面投產后,年發電量將達54億千瓦時。
廣東揭陽,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海上風電項目全球商用最大單機容量11兆瓦風電機組實現并網發電,為年底實現全容量并網投產提供有力保障。神泉二項目是國內首批平價上網海上風電項目之一,將助力粵東經濟低碳發展。
從崇山峻嶺到汪洋大海,一個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建成投產,為綠色發展增添動能。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全國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11369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2815萬千瓦,電力生產延續綠色發展趨勢。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說,“十四五”期間,將推動可再生能源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在生產方面,優化發展方式,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在技術方面,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持續鞏固提升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
7.1萬億美元:數字經濟動能澎湃
機械手臂在智能車間內精準執行工業“大腦”指令;無人駕駛零售車在產業園區“上崗執勤”;綜合性氣象探測儀感知著天氣的細微變化;快遞包裹在雙層交叉帶分揀設備上被快速掃描分揀……當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業、能源、醫療、交通、教育、農業等行業,數字經濟正迸發旺盛活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7.1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工業互聯網目前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據測算,從2012年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在不少外媒眼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西班牙環球網站刊文稱“中國是世界上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面對疫情帶來的變局,中國再次展示了其通過大規模數字變革作出迅速反應的能力。”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相關部門將加強數字經濟關鍵技術攻關,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李 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