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時報
2023-01-04 15:39:01
原標題:3年內濟南在全省經濟首位度將達16%
來源:濟南時報
原標題:3年內濟南在全省經濟首位度將達16%
來源:濟南時報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樣板。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王鋒 攝(資料照片)
日前,山東出臺《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明確,將實施濟南“強省會”戰略,到2025年,濟南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在全省經濟首位度達到16%,同年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明確實施“強省會”戰略
在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方面,山東將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力、輻射帶動力與國際競爭力,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構筑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動力系統。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左右。
一域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變,“火車頭”的作用至關重要。《行動方案》提出,將實施濟南“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支柱產業,塑優“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國際化水平,構筑聯通東北亞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支點。到2025年,濟南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實現位次前移,在全省經濟首位度達到16%,常住人口達到1000萬。省市一體推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聚焦大橋啟動區,集中優勢資源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在綠色低碳轉型、主導產業培育、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成形起勢,支持重大創新平臺、產業引領項目優先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布局。
到2025年,省會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億元以上
為做強省會經濟圈,山東深入實施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以“一小時通勤圈”為半徑,編制實施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優化整合產業、科教、文旅、生態資源,加快濟淄、濟泰同城化發展,推進濟德、濟聊、濟濱一體化發展。支持淄博建設全國新型工業化強市,打造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支持東營建設國家綠色循環能源石化基地,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保護治理示范區。支持泰安建設智能低碳發展示范區,打造山水宜居典范城市和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支持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支持聊城打造文旅融合的江北水城,建設冀魯豫新興樞紐城市。支持濱州打造國家級食品、紡織輕工產業基地,建設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到2025年,省會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億元以上,常住人口達到3800萬左右。
推動經濟圈高效協作,山東健全跨區域合作發展新機制,推進設施共聯、人才共用、產業共興、市場共建、開放共贏、生態共保、社會共治。促進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聯動發展,協同帶動淄博、煙臺、濰坊相向發展,打造山東半島高質量發展軸帶。培育濟青科創智造廊帶、沿黃文化旅游生態廊帶、魯南物流能源廊帶、運河文化經濟廊帶。啟動新一輪突破菏澤、魯西崛起行動。高標準建設國家級功能區和省級新區,鼓勵跨市域相鄰縣(市、區)探索聯動發展路徑,支持建設濟(南)臨(沂)經濟協作區,支持萊西—萊陽、滕州—鄒城、鋼城—新泰等毗鄰縣域打造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建設沿黃達海大通道、現代產業大走廊
《行動方案》提到,加強沿黃地區交流合作,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建立完善沿黃城市群戰略合作機制,加強與中原、關中等城市群協作發展,探索“共建園區”等跨區域產業合作新模式,建設沿黃達海大通道、現代產業大走廊。發揮黃河流域“出海口”和開放門戶作用,深化沿海港口與沿黃內陸港合作,完善黃河流域海關關際一體協同機制,創新“陸海聯動、海鐵直運”物流監管模式。發揮日照港和瓦日、新菏兗日“一港雙通道”比較優勢,打造黃河流域大宗商品進出海骨干通道、陸海聯動轉換樞紐。依托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行政審批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物流運輸服務一體化建設。
同時,深化全方位多層次區域合作。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吸引集聚央企、院校總部及分支機構,服務和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主動對接長三角產業和創新梯次轉移布局,借力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擴大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完善魯港、魯澳、魯臺合作機制,辦好魯臺經貿洽談會,推進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合作區建設,深化在“一帶一路”建設、金融、貿易、文旅、會展、物流、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交流。
推進濟青等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擴大內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戰略基點,為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行動計劃》明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縱深推進“十大擴需求”行動,更好服務暢通國內大循環,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下降2至3個百分點,居全國領先水平。
推動消費擴容提質,《行動計劃》指出,要充分激發消費市場潛力。其中,支持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消費,便利二手車交易;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加快培育電商基地和特色產業帶。同時,積極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到2025年,實現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促進內外貿質量標準、認證認可銜接。
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行動計劃》明確,提升多式聯運服務能力,引導支持濟南、青島大力發展國際性多式聯運服務,增強煙臺、濰坊、臨沂、菏澤多式聯運區域輻射功能,建設10個輻射地方的多式聯運節點。在完善物流網絡體系方面,推進濟南、青島、臨沂、日照等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增加中歐班列圖定線路及國際聯運計劃,推進“班列+”新模式,搭建“數字班列”平臺。織密空中航線網絡,打造黃河流域重要國際空港、航空物流中心。深入推進濟南、臨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實施。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支持日照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實施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行動計劃》提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山東。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3%左右,設區的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2.5%。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行動計劃》要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堅持海陸并進、集散并舉,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基地化、大規模、高比例發展。以渤中、半島南、半島北三大片區為重點,加快打造山東半島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環渤海”和“沿黃海”海上光伏基地,在具備條件的海域開展漂浮式海上光伏示范,打造“風光同場”海上清潔能源開發模式。強化規劃布局,適度有序推進陸上風電開發建設。打造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構建黃河下游綠色能源帶。建設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統籌推進采煤塌陷地治理與新能源開發。開展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示范和“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示范。積極推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9000萬千瓦以上。
開展近零碳試點創建活動,山東將印發實施全省近零碳試點創建活動工作方案,以低碳基礎較好、減排潛力較大的縣(市、區)、社區和園區為突破口,開展近零碳試點示范建設。打造零碳泰山、黃河零碳三角洲、長島國際零碳島等一批標志性零碳示范區,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實施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深化青島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支持煙臺開展智能低碳城市建設試點。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張成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