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1-17 09:12:01
原標題:兩會熱點丨打通“兩山”轉化路徑,做大做強“美麗經濟”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兩會熱點丨打通“兩山”轉化路徑,做大做強“美麗經濟”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根據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我省將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碳匯補償機制,推進藍色碳匯研發利用,推進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試點。如何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推動生態資源變資本?
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蒙陰縣是先行先試的典型。蒙陰縣縣長苗運全代表介紹,2021年蒙陰發布了全省首份村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報告,去年又發布了縣級GEP核算報告。依據縣鄉村三級GEP核算成果,蒙陰因地制宜推出古樹名木“生態貸”、森林資源“碳金融”、整村生態授信“GEP貸”三種金融服務,發放了省內首筆碳匯質押貸款,簽訂了省內首單民間林長森林碳匯價值保險,“綠色賬本”成功變現。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報告部署要求,借助科研院所的智囊力量,不斷完善具有北方山區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指標體系,探索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核算(VEP),實施經濟發展和GEP雙核算、雙運行、雙考核,加快推動GEP核算結果進考核、進規劃、進項目。”苗運全說,同時要改進生態資源“金融化”服務,推動生態產品足量抵押,爭取生態產品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進一步優化生態產品“市場化”模式,提高生態產品的吸引力,吸引市場主體愿投資、敢投資。
“藍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如何開發好“藍色寶藏”?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務委員、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于仁成委員認為,山東大力發展碳匯尤其是藍色碳匯,既有降碳的現實需要又有比較優勢:“山東區位優勢明顯,海洋相關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一直都走在全國前列。濱海濕地、鹽沼濕地、海草床、紅樹林等藍碳生態系統豐富,給藍碳的研究利用提供了極大便利。”
當前全國各地對藍碳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青島、威海、煙臺等市在藍碳的交易方面也作了探索,但總體來看當前階段的藍碳研發利用,存在著缺乏定量研究、缺乏系統的觀測體系和觀測技術等問題。于仁成建議,大力發展藍碳觀測技術,建立針對藍碳的觀測體系,實現藍碳數據的量化。在藍碳的交易和價值轉化方面,制定專門評估方法、計量標準,為藍碳交易提供技術規范。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路徑不止一條。在山東白鷺灣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群德代表看來,生態與產業攜手是做大做強“美麗經濟”的重要途徑:“打通‘兩山’轉化路徑,能讓產業發展具備持續性,充滿后勁。”
白鷺灣美術館小鎮坐落于五蓮縣,小鎮原址是一片荒地,經過十年的持續打造,構建出山水林田湖草和諧共生的生態系統。自然美帶動產業興,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小鎮打造起了以田園康養、藝術康養、運動康養、溫泉康養為特色的康養產業。“曾經看不見的生態價值如今轉化為看得見的數字。”徐群德說,下一步將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利用自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將白鷺灣打造成文旅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和康養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鎮,為周邊群眾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