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3-02-28 10:53:02
原標題:美國《紐約時報》:美國青少年真的很痛苦,為什么?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紐約時報》2月18日文章,原題:美國青少年真的很痛苦,為什么?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青少年尤其是女孩,生活越來越痛苦:他們可能罹患抑郁癥,產生自殺的念頭并付諸行動,或被“沒完沒了的悲傷或絕望”所困擾。
每個時代的成年人往往都會對年輕人的狀況感到擔憂,因為在對心理趨勢的討論中,危言聳聽者更令人信服。根據紐約大學學者喬納森·海特的記錄,愈來愈多跡象顯示,美國青少年心理問題惡化的轉折點發生在21世紀一零年代初,并一直持續到今天。
海特認為,關鍵肇因是社交媒體的興起。美國《大西洋月刊》還列舉了其他因素,比如自由派宣揚青少年對氣候變化有負面影響、校園槍擊案頻發以及特朗普崛起帶來的焦慮。這些原因往往具有更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美國保守派堅稱,這是政治認同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封鎖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筆者認為,心理健康趨勢的轉變與智能手機日益替代個人社交同步,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加劇了這個問題的嚴峻程度,并不是令轉變發生的決定性因素。撇開數據不談,相對于20世紀90年代,社交媒體惡化了長大成人的經歷,這使青春期的一般自我意識感覺更加殘酷。
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建立任何類型的世界,但新技術給社會帶來壓力,并帶來了不好的結果。20世紀60年代,社會中出現了更加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并在21世紀頭10年達到峰值。這種自由主義的決定性特征是迅速世俗化和越來越多的性放任,比如對離婚、非婚生子女的寬容。
在奧巴馬時代早期,許多自由主義者認為,這些趨勢是積極和健康的,或者至少是可持續和可控的。它們沒有產生保守派一直擔心的社會混亂,犯罪率、雙親家庭的衰落可以作為一個經濟問題處理,而且美國藍色陣營(至少是中上階層者)似乎成功地平衡了道德自由和個人責任。
但隨后,智能手機革命給了在家庭穩定性較差、對宗教依戀較弱、強調自我創造和對“規范性”有強烈敵意環境下長大的人機會,幫助其打造并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世界。這些人創造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網絡世界,它在有毒的自戀和暴民的團結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其所謂的治療話語與真正的社區脫節,反而充滿了陰謀主義和意識形態狂熱,以及模仿性的苦難和絕望的災難主義。
所有這些都使社會自由主義看起來比2008年更加不可持續且具有自我破壞性,它不僅受到政治激進主義和回歸無序的威脅,而且受到家庭和戀愛關系崩潰的威脅,甚至受到可怕的原子化和生存恐懼的威脅。
如果你哀嘆技術對社會的沖擊并試圖改變其影響,是很有意義的。但人們也應該有更深入的審視——曾經看起來穩定和成功的東西,如今似乎更像是一棵被挖空的樹,而其之所以還矗立著,只是因為風是輕輕吹拂著的,但這棵樹遲早會被像斧頭一樣揮動的智能手機砍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